
大都会博物馆藏《毕世长肖像图》。
在《翰墨荟萃》大展上看到这北宋佚名《睢阳五老图*毕世长册页》,突然想到,这不是北宋成功男人的集体照吗?

《睢阳五老图诗》 毕世长
非才最忝预高年,分务由来近挂冠。
敢造钜贤论轨躅,幸依都府得盘桓。
篇章捧和惭风雅,眷待优隆荷岁寒。
傥许衰容参盛列,愿凭绘事永传看。

《睢阳五老图》缘起者钱明逸久游于五老门下,因得图像,占述序引,曰:“暇日宴为五老会,赋诗酬唱,怡然相得。诸人形于绘事,也纪其盛。昔唐白乐天居洛阳为九老会。于今图识相传,以为胜事。”序文时间为至和丙申(1056)年中秋日。

古代成功男人的几大标准他们都具备了:一、功成名就,二、年高德昭,三、圣眷优隆,四、诗酒风流。
上海博物馆藏明尤求临摹《睢阳五老图》。
“某地九老图”、“某地五老图”之类的图册能受到后人的珍爱,除了所绘人物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画作本身的绘画艺术、历史价值之外,还因为其体现了我们中国从古至今一种普遍认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不懂绘画,我从《五老图》身上只看到了这样一种曾经广受推崇的精神价值。
这些“五老图”们均冠之以某地某地的称号,这也是传统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显例。这样一种图式能千年流传,这里面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很值得仔细探究的吧?

附录:
北宋名臣朱贯、冯平、王涣、毕世长、杜衍五人,致仕后归老睢阳寓居修养,晏集赋诗,时称“睢阳五老会”。当时名人欧阳修、范仲淹等18人曾依韵和诗,时人绘成《睢阳五老图》,钱明逸为之作序。其后,宋、元、明、清各代都有数十人为之题赞,可谓流传有绪。此图原为手卷,依次绘制了五位名臣的全身肖像。而至民国时期,《睢阳五老图》以册页形式被一分为五,均流到海外,现分别藏于美国的三家博物馆:《毕世长像》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冯平像》和《王涣像》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朱贯像》和《杜衍像》藏于耶鲁大学博物馆。另外,上海博物馆藏有《睢阳五老图》二十开页的题跋册,有宋、元名家如蒋璨、杨万里、范成大、赵孟頫等,以及明、清名人董其昌、钱谦益等人的题跋。
《睢阳五老图》是一件中国人物肖像画的杰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我们无法一睹《睢阳五老图》的原貌,原图被拆分后,只能作为独幅人物画来欣赏。每幅画像皆有题字一行记其官职、姓氏、年岁,如《毕世长像》,题有“司农卿致仕毕世长九十四岁”。
图中五老,传移摹写,神态逼真,显示了宋代人物画很高的写实能力和艺术水平。《睢阳五老图》在中国人物肖像画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上述的题跋者(还有很多名家没有一一列出)的题跋,即使是单独存在,也都可以定为法书珍品。这样一件在绘画、书法、文献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的作品,值得现代的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链接:万君超《<睢阳五老图>流传考》:
http://blog.163.com/wanjunchao138@126/blog/static/3166762620101017440786/
漫谈古书画《五老图》:
http://www.e1988.com/news/article.asp?id=6637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