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元代孔雀蓝釉带盖大梅瓶

(2012-12-06 19:09:28)
标签:

杭州博物馆

孔雀蓝釉带盖梅瓶

元代窖藏

孔雀蓝釉黑花小罐

元代磁州窑

分类: 观博


罕见元代孔雀蓝釉带盖大梅瓶

罕见元代孔雀蓝釉带盖大梅瓶

  

    孔雀蓝釉带盖梅瓶  元 杭州博物馆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窖藏出土   

    通高35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20.5厘米,底径12.5厘米,折沿小口,短颈,丰肩,深腹,近底足部稍外撇,上有覆钵形盖。胎粗松厚重,呈土黄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外施孔雀蓝釉,近底足无釉。胎釉结合不牢固,剥釉现象严重。肩部釉下书“内府”二字。

 
罕见元代孔雀蓝釉带盖大梅瓶  
  

    孔雀蓝釉带盖大罐

    刘志国在《高贵精美的磁州窑翠蓝釉艺术瓷 》一文中写道:

    磁州窑翠蓝釉是一种呈天蓝色、高透明度、以铜为着色剂的碱釉,亦称孔雀蓝釉、翡翠釉、土耳其蓝釉。从陶瓷工艺学来看,磁州窑翠蓝釉是一种熔块状透明颜色釉,它改变了过去的低温色釉,如三彩装饰中通常使用铅作熔剂的做法,而采用独特的芒硝原料即硝酸钾原料,用作釉色的低温熔剂。在制备釉料的过程中,因芒硝极易溶水,生料配制釉料后容易分解,故必须先制成熔块,然后把硝酸钾熔块加入釉料内。这样做可以防止釉料中有效成分的溶解流失,从而使翠蓝釉的釉色美丽而匀称,能够闪烁出宛如蓝宝石的光彩。翠蓝釉中使用的着色剂,采用传统的氧化铜色剂,氧化铜在氧化焰气氛烧成后呈现翠蓝色,但若在还原焰烧成时,则容易呈现出红色色调。因此,烧制翠蓝釉必须保证烧成时的氧化焰气氛。制作翠蓝釉制品,需先把绘有纹样的瓷坯进行第一次高温素烧,然后再挂上翠蓝釉进行第二次低温釉烧,从而制成了翠蓝釉瓷器。对高档瓷器一般都要采用多次烧成的方法,这也是磁州窑翠蓝釉制瓷技术的独到之处。不过,由于两次烧成时,窑工掌握的火候不一,导致翠蓝釉瓷器的釉层容易在使用多年之后,发生剥落现象。

    伊斯兰国家的居民非常喜欢蓝色陶瓷制品。翠蓝釉的装饰最先出现在中东伊朗、土耳其等地的陶器装饰上,早在公元八九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类如翠蓝釉的釉色装饰。进入元代之后,我国与西亚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活动频繁,西亚地区低温熔块釉制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首先在磁州窑及磁州窑系的窑场生根开花。这时,翠蓝釉经过磁州窑陶工们的成功借鉴和精心装扮,在装饰技艺方面与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釉下刻划花技法相结合,并且引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文学艺术等元素,使翠蓝釉艺术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诞生出了翠蓝釉釉下黑花、翠蓝釉釉下刻划花等装饰技法,并被发展成为中国磁州窑陶瓷艺术中一枝耀眼的艺瓷之花。

 

    据说,国内罕有孔雀蓝釉完整大器。今年春天,北京的崔先生赠我一件孔雀蓝釉黑花小罐,可把我高兴坏了,哈哈。

 

罕见元代孔雀蓝釉带盖大梅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