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2012-05-21 14:14:38)
标签:

池阳郡

陕西

王子悦等造像碑

北魏

姚伯多造像题记

分类: 收藏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碑高2.1米,碑头0.8米,碑身宽0.7米,碑侧高1.5米,厚0.255米。正光元年(520)正月立,碑阳主像右侧镌刻像主之一:“镇南将军光紫金禄大夫并州大中正行咸阳郡事晋阳子安定伯王子悦”,为衔位高者,故以此定名。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以上为碑阳部分。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以上为碑阴部分。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拓片

碑的两侧。

 

    照片为雨天室内手机拍,极不清楚。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简述

    北魏《王子悦等造像碑》,1998年在陕西泾阳文庙前约300米处清理水渠时出土,碑出土时断为两截,后经粘合,现保存于泾阳文管所。碑高2.1米,碑头0.8米,碑身宽0.7米,碑侧高1.5米,厚0.255米。正光元年(520)正月立,碑阳主像右侧镌刻像主之一:“镇南将军光紫金禄大夫并州大中正行咸阳郡事晋阳子安定伯王子悦”,为衔位高者,故以此定名。

    此造像碑铭文四面环刻。其中碑右侧面龛下刻有长篇发愿文,其余三面龛下皆刻供养人名录。出土的北魏造像碑记中,碑体如此高大,铭文字数如此之多,亦属少见。由发愿文可知,此造像碑为灵武池阳郡信众捐资建造,北魏时池阳郡包括今陕西泾阳县和三原县的一部分地区,这是与造像碑出土地点相合的。

    南北朝时期佛教极为盛行,上至帝王公卿,下至乡野草民,都沉湎于虔敬的宗教信仰中,开窟凿碑,造像风气大盛。造像记也大量出现,内容大多涉及造像时间、造像者、造像动机、发愿对象等方面。关中渭北地区同时也盛行道教,吸取佛教的组织与崇拜方式,建造造像碑,甚至出现佛道混合的造像碑,如《魏文朗造像碑》等。从造像碑的供养人题记中,当代学者区分出当时两种类型的供养人组织形式:其一为家族造像碑;其二为宗教结邑造像碑。北朝时期的民间宗教结邑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某一家族或几个家族,某一村落或几个村落的人们以相同的信仰组织起来,这种组织称为“邑”、“合邑”、“邑义”、“邑会”、“法邑”等,后来称为“邑社”或“社邑”,是属民间私社的一种。一般由僧人、施主、邑官、邑子组成。《王子悦等造像碑》就是典型的结邑造像碑。

    南北朝时期的造像题记,是汉唐之间的“铭石书”类型,凿刻中强调刀锋锐利展截,不假琐屑的修饰。陕西出土的造像题记,早期如药王山的《姚伯多造像题记》等,字形散漫,不拘一格,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但到北魏中后期,书刻风格与河南洛阳的龙门造像题记趋近。《王子悦等造像碑》龛下的碑身部分,均为工匠严密地划好了文字界格,但只有发愿文部分,文字是严格写入界格中,相对端正严谨,是书手比较严肃地追求“楷法”的书写状态。而其余的题记部分,书手不拘于界格,挥洒自如,生趣迭出,甚至在风格上也变化出多种样式。千载之下,我们透过这些拓本,悬想追拟当时书手、刻手挥运,不能不为之感动。(文/何效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