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数的人找不准自己的那个坑儿
(2009-05-24 00:23:27)
标签:
姓名学分歧数星座 |
分类: 姓名学笔记 |
(可以转载,但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我们用颜色去涂抹一张白纸,当填满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张纸满了,亦可说这张纸还是空的。这是一种哲学看待问题的方式。你也可以说我在耍赖。
我们去转动一个硬币,转到顶就翻面了,这个就是“物极必反”。
我很不喜欢“溢美之词”这个词,溢出来的“美”就不是美了,仍然会沦为反面。
所有的事情既然都是如此,玄学也当然是这样的。在姓名学的数理里,凡是满了的数都会出现分歧之意,其难断程度相当于子时的命数——两可之间。那什么叫“满数”呢?所有数字类别里到头了的数,就叫“满数”。10,20,30,40,50,60,70,80。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最大数不是满数,而是“9”。我们的故宫有9999间半房,除了皇帝忌讳高过“天”之外,还因为9是极数,就像微积分中的无限大。而“0”,比极数还极,就满了,满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就翻面。
因此它最大,它也最小。它可以最大,也可以最小。
除了我们过去了解过的10(万事终局数)20(空虚数),其他带“0”的阴水数也都有很哀伤的批注。比如50是倾覆数,60是黑暗数,70凄凉数。其中最哀伤的是80(又快到极致了,因为姓名学总共只有81个数)80的全称叫作“凶星入度消极缩小数”,姓名中有这个数的人非常罕见,如果有一般也是隐循的修行者。
不过,以上所说的所有数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有小小的转还余地——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的两可之间了吧,只是能转还的人非常少有罢了——这里三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些数字中,最容易遇上的是30,幸运的是30作为“命途分歧数”也是所有阴水数中最可转还的数(一般来说,主格上出现30的人,都有改名和改命的机会。)
30有哪些问题呢?
1,
2,
3,
4,
5,
6,
说着说着,我就又想起了李银河,她差不多把上面的情况占全了。
30的命运多舛其实和他们常含不逊之心有很大关系。我就认识一些有30的朋友,他们往往对事业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而且多半是在往上爬的时候跌跟头。有一位地30的求测者和我说过他的经历,我觉得很典型。
他曾经是一家国企的部门经理(做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才毕业两年多),他能力很强,而且做规划和管理很有一手,那时候待遇也很优厚,花钱也都报销的。可他就是觉得自己去别的地方能更出彩,于是跳槽。
我们知道,有的人越跳越活,有些人越跳越死。这里有机遇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你了解你自己的优势吗?你真的知道你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吗?你确定你的能力在不同环境能发挥同样的价值吗?——这位朋友就是,他“跳死”了。等他脱离国企给私企做事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更适合一套相对严格的管理体制,他更适合的不是冲闯而是渐进。但再要回头可就难了。过去一个月虽然是中等工资水平,可是人家各方面补助高啊,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现在虽然比以前的工资高了一些,可是付出的精力多,花钱还得小心。他就这样对比,一有对比就会眼前一黑,于是心态就越来越不好。心态不好,做什么事都有不满情绪,于是恶性循环,最后达到了厌世的地步。
30的人总是在小事上理智,大事上不理智。好比做个饭吧,力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纰漏。这让我想起一句电影台词“非得等全准备齐了才下锅”!其实根本不用那样,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插科打诨,就是一场见缝插针,等你菜都准备齐了再下锅,不是油锅爆炸就是人已饿昏!
奇怪的是,30的人在小事上精致,在大事上含糊。临到抉择时,往往一个头脑发热就下了决定——本来你在这公司就算前景不好,也是个预见性跟头;可你在没有认真判断的情况下跳槽了,那就变成突发性跟头了。
可能有人会说“有能力的人到哪都能成。”果然是这样吗?能力这个东西其实都是相对的,而且每个人的能力展现在不同方面。有的人是专注型,有的人是发散型,有的人是交际型,有的人是规划型…..我们或许会因为机遇的不同有错位的时刻,但总能慢慢调整过来。然而30的人却总是在关键的选择时找错方向,耽误自己。这就是30目的性不强的一面——目的性强的人总是不吃亏的,而且很难走错方向,因为他的既定方针明确;而目的性弱的人就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找不着北,精力总浪费在琢磨上了。
有30而成功的人,一般都是其他数理里出现了大吉的数字辅助,而同时三才也好。即使如此,他们的人生中也会有沉沦黑暗到谷底的时刻,绝难一帆风顺。而且这种失败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慢慢慢慢地渗入你的生活——不经意的渗透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又让我想起“腾迅”这个网站,就是30。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腾讯的历史,曾经也是落魄到工资发不出来,险些卖掉网站的地步。我觉得这和网站初期的定位不明有很大关系,后来马老板力挽狂澜于危倒,这才挺了过来,如今气势如虹啊。腾讯就是30的正面例子,绝处逢生,且合了30的那句“突然别开生面者有之”。
我们在做任何哲学类、艺术类、人文类学科的时候,都几乎没有满分这样的事情发生,老师总会留有余地。因为有余地才有发展。
其实这正是对分歧数的警戒——身后有余需缩手,眼前无路要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