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雨南方故乡 |
分类: 文艺青年装逼文 |
这个城市终于稍显可爱。
想起了南方,想到了家,于是不自觉探了探窗外,没有方向感的寻找和北相反的方向。这样心里就安了——总算象征性的望了望乡。
想起在湿地里走,裤腿上沾满雨气,南方特有的清寒从脖领和袖口袭来,妄想一直走下去,仿佛为了思想可以肆意作怪而走下去,当目的地来临,才收拾一下心情。心情是两个相驳的句式:甜蜜的忧伤和愉悦的惆怅。
雨伞总是被倒扣在阳台,过后湿一地。
南方的水不需要过滤,烧沸之后别有一种水的滋味。捧着瓷杯子,让热气吹到脸上,低头小心的吸水,每一口都是滋味。然后大可看看窗外的雨,又是另一番心情。总是特别注意雨落在承接物上的那一下下:比如树叶,会在承受滴落那一刻发抖;还有泥土回报出大地的气息,厚而闷的响动;檐上的“哒…哒…”,之后汇集在一起,突溜溜的全体下来。
如果恰在这样的雨天,又有雷电,那就美透了。藏在被窝里,侧耳去听雨水蔓延窗台,几道白光煞有介事的划过,之后是预期中的冗长闷响。于是窃喜——我是在被窝里的。
就这样放心的把自己交给睡眠,思维涣散之前全是愉悦。
松软的被窝固然讨巧,我却怀念小时候盖过的沉重棉被,那种里面塞着质地纯良的大棉花,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晒足了太阳,又被拍打松软的,结结实实,压在身上的厚重棉被。
被头上被缝制结实的毛巾,更是体己动人……睡觉不流口水的人大概永远体会不到它的妙处……等到一方毛巾用尽,把线一挑,又换一条沾着太阳味道的毛巾,用密密麻麻的针脚包裹住被头,换下来的那条则散着洗衣粉的香气荡漾在阳台。
还有木匠用边角料做的小板凳,我时常一只手提着它在屋里走来走去,然后选择一个矮茶几对坐。翻翻茶几下的饼干筒里有没有桃酥或是梅子。吃这些小东西,配上热汪汪的绿茶就妙透了。当然,再加上南方的雨,就是人生最高境界。
想到雨,南方的雨,诗就在嘴边。
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黛玉对宝玉说:我最不喜李义山的诗,独看重这一句……
留得残荷听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