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4cb90bd2gc3fa063dbe8b&690
上图是我早年收藏的一幅汉碑拓片,碑存于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旧称武梁祠),属东汉碑刻。
山东嘉祥城南武宅山,武氏墓园上石构建筑祠,石刻题材丰富,有记述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典故、神话故事以及奇禽异兽等。名闻遐迩的武氏祠石刻,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武氏祠是东汉武氏家族墓地上的武梁、武荣、武斑、武开明四石祠及双阙的总称,旧称武梁祠。武氏家族是东汉时的豪强大族,家族多人出任高官,财雄势大,这些人卒后按当时厚葬风盛,创造出了集财富、艺术和技巧为一体的武氏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图拓片分三层人物图案,分别记述三个故事:石刻高97厘米,宽70厘米。
上层、为管仲射小白的故事。
春秋时、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今山东曲阜);另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赶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国的路上,管仲带领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即齐桓公。石刻中就是记述 管仲射杀小白的场面。
齐桓公即位以后,下令杀公子纠和抓管仲治罪。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回齐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我还用他?” 鲍叔牙说:“那时他还是公子纠的师傅,各为其主,用箭射您,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和职责。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齐王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管仲是可用之才。” 齐桓公采用师傅鲍叔牙的建议,赦免了管仲的罪,并任命他为相国, 后来齐国在管仲治理下很快富强了。 齐桓公得以成为春秋战国一代霸主,也成就了管仲成为一代名臣。
中层、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石刻图中间为一木柱,带穗的匕首穿透木柱;柱下锦匣打开,露出秦王悬赏通缉的樊于期头颅;柱旁为荆轲所献的地图,此为经典的“图穷匕见”的一刻;柱左为被御医夏无且抱住的荆轲,两手扬起,头发甩开;柱右为秦王,正在躲避行刺。地下仰卧一人,为吓倒了的秦舞阳;在秦王右方武士,正执剑盾欲上前相助。“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史记·刺客列传》有记载。
下层、神话传说伏羲女娲的故事。
女娲、伏羲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女娲抟土造人,化育万物。伏羲始作八卦,以变化天下。有关他们的神话和传说至今仍在各地广泛流传,版本也不尽相同。
石刻托底、由水波曲线纹、双菱纹和连弧纹组成的花纹饰带为衬托。
http://s10/middle/4cb90bd2gc3fe295c9499&690
上图亦为本博主收藏的武氏祠石刻《雷神出行图》
在网上搜索出注释文:(作者未详)
《雷公出行图》石刻位于武氏祠后石室第三石。其中第二层刻《雷神出行图》。
雷神乘坐的车在左方,车无盖,以云彩作轮。车上立两面鼓。雷神着女装,似戴五梁冠,面目狰狞,手中拿一槌擂鼓。云车前有五个力士,分别拉着两根粗绳,使云车前进。云车后有一个神人坐在云座上,张着大嘴吹气。这是风伯,所吹的气就是风。其身旁有两个较小的仙人。雷车前一个仙人,两手正推一个拉雷车的力士。五个力士前面有两个神人,其中一人右手提一长颈高圈足壶,左手前伸;另一女神双手倾倒水罐,应是雨师。她正在施雨。其前方有一两头龙用身体拱成门形。还有一女神,一手操鞭、一手持物。这鞭子大概就是闪电的形象化。甩鞭发出的爆裂音,意味着炸雷。龙门附近三个神仙,手执锤凿,正在敲打。捶凿碰击产生的火花就是闪电的亮光。龙门下,一人跪伏在地扣头,大概是被雷声、闪电吓坏了。右方二人,张手欢呼,大概表示欢庆天上下来及时雨。他们上面一些云纹,再上为一仙人,手捧一碗,大约是给干活的神人送饭的。空处填有多处云纹,云纹中数处伸出鸟头、人头、兽头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