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承祖轩_曾昭演
承祖轩_曾昭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94
  • 关注人气:3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拆字解字之二·“忠”

(2010-03-10 12:08:46)
标签:

拆字解字

文化

分类: 承祖轩·儒学交流

    “忠”字,自钟鼎文、篆、隶、楷等字体演变至今均一致,都是下“心”上“中”的结构。观其字型解其意,即明确释义为心上之中,中者正也,不偏不倚为之中,字义表达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在心中有正气,尽心尽力、无自欺之心者就是“忠”。《大学》云:正心诚意,也就是说待人处事均需要没有偏袒、诚心诚意。组词多有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等,也是突出心中之正。

     这里特别一提,春秋后,尤其是汉代,汉帝崇儒学,下诏废百家而独尊儒学。这与西汉董仲舒等文臣有莫大的关系,他们在皇帝面前突出儒家的“忠”字,引其意为“忠”则是“忠君”,“忠君”等于“爱国”。无限放大君臣之间、上下级别之间无条件“效忠”的愚忠理论。如此、皇家为了易于驾驭、顺服臣下、百姓而顺水推舟利用儒家文化治国。或者这也是当时大势所吹,民间的读书人大多认同儒理,这样无论君、臣、百姓都各得其所了。故“忠”字原意在其后的“忠君”一说是断全章、取单义,也许是文人不得已之举,因为在封建帝皇的年代,无论再好的哲理,不能够得到皇家的认可也是变成废话。有意的突出、甚至曲解儒学的某部分以顺应正统者,也许是儒家文化在汉代及至后世皇朝时代得以生存、完善的契机吧。君不见孟子牌位在明代洪武年间踢出文庙、请回文庙的历史就可见一斑矣!如果不知道这些古代历史的故事,看看近代批孔、尊孔的反复两极端,也许还能够悟出点什么了。哲理永远离不开政治的,明白了这些,就不会再有批判董仲舒了。

    现代人需要全面理解“忠”,否则与孔子思想是背道而驰了。孔子心中的“忠”,并非只是忠于君王、国家。其意为忠实、正心,也就是以公正诚实的态度对人对事。

 

    可见汉文化文字观其型而表其意,本文只看字拆字解字,常规更多的注解和引喻“忠”字,在这里价不赘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