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清远市新洲曾氏人瑞史考

(2010-02-25 21:02:06)
标签:

曾氏

曾纪理

昇平人瑞

文化

分类: 承祖轩·曾氏部落

 

http://s10/middle/4cb90bd2h806d21329b99&690
    上图:牌坊正中正面石刻
    http://s1/middle/4cb90bd2h806d21f8e820&690
    上图:牌坊正中背面石刻

考论:2010119,我们应邀出席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浸潭新村曾氏宗亲盛大的祠堂开光典礼及其宗亲联谊活动。活动完毕,我们转赴清远市新洲大份田访宗,当地宗亲带我们参观该族的古建筑群。该房曾氏族人属于客家人,建筑带有浓厚的客家文化色彩。

在参观的过程中,几块碑石引起我的主意,于是数人用力将碑石反正拍照(如图)。继而就碑石的历史请教该村长老,但很遗憾他们未能够说明这段历史和我的相关质疑。回家后查阅这房的资料,基本理清这支房渊源世系。但还有碑石之事未能完全释疑。观清远新洲房光绪年版本《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如图),纪理公(17421843年)享年一百有余,在当地当时属于难得的高寿人瑞,在他过世的次年,受到皇家的“旌表”,并赐建牌坊的银和赠书“升平人瑞”等恩荣。时隔七年后的咸丰元年,纪理公后人才建牌坊在新洲墟,“圣旨、恩荣”碑石就是牌坊上原来的石刻,据说是解放后拆除牌坊的时候曾氏族人抬回村庄保管的。石刻令人很费解的是,清代的赐坊,人像雕刻居然是明朝的官服。按理这是在封建皇朝时代极之忌讳的行为。
    http://s5/middle/4cb90bd2h806d1fd3acb4&690  

上图:“昇平人瑞”石刻

http://s12/middle/4cb90bd2h8077a9516b8b&690

上图:“百岁流芳”石刻

 

    经考证,新洲大份田曾纪理公的直系世系:参公→元公→西公→钦公→得(原字没双人傍)公→羡公→遐公→炜公→乐公→凂公→旃公→嘉公→宝公→琰公→据公→阐公→植公→耀公→培公→德公→珣公→涣公→梓公→勰公→端公→铉公→海公→横公→兴公→隆公→钧公→谋公→丞公→略公→炀公→泳公→筠公→洪立公→延铎公→仁旺公→致尧公→易知公→准公→几公→鉴公→恕公→徵公→逮公→楚山公→纡公→惇公→仲辉公→佑孙公→广新公→良甫公→文广(南宗谱为“纹矿”,清代新洲光绪谱误载为“文德公”)→

五十六派:文广,生子二名:泰、统;

五十七派:泰,生子四名:二、三、四、五;

五十八派:念三,生子四名:福、亮、禄、寿;

五十九派:荣亮,生子三名:善、忠、通;

六十  派:惟通,生子三名:海、宽、平;

六十一派:志平,生子二名:清、源;

六十二派:徽源,生子一名:景;

六十三派:宏景,生子一名:豪;

六十四派:闻豪,生子二名:田、全;

六十五派:贞田,生子二名:英、雄;

六十六派:尚英,(此处因旧谱废,无法定论英、雄两公归属,后经该房后裔查其他族谱是为英公),生子一名:士;

六十七派:衍士,生子二名:受、恩;

六十八派:兴恩,生子二名:廷、能;

六十九派:毓能,生子三名:儣、昌、成;

七十  派:传昌,生子二名:仁、理;

七十一派:纪理,原名上理,字斯调,号桁祥,寿享期颐,堂同五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 甲辰)蒙圣上旌表,赏给上用缎二疋(匹)、纹银四锭、坊价银三十两、给“升平人瑞”,迨咸丰元年(1851年)自行建坊于新洲墟。生于乾隆壬戌年(1742年)十二月初三日未时。于道光癸卯年(1843年)七月十七日卯时没。寿一百零三岁,葬沙河大迳口。

http://s1/middle/4cb90bd2h806d1c030b50&690

http://s10/middle/4cb90bd2h806d1d9efa49&690

http://s11/middle/4cb90bd2h806d1f3b006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