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开封

标签:
旅游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
河南之行,我们最后到的是开封。开封城满街满园的月季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暗香浮动的感觉。我问出租车司机,开封有月季园吗?说没有。疑惑开封为什么不学学洛阳,弄几个月季园哪,月季的品种也很多,而且月季的花期长,一年四季都开花,不是也可以借助月季给本地带来经济效益吗,难道月季不如牡丹吸引人吗?
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里,依旧是月季满园。那里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再现的主题公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10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园区以双亭桥为界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南苑主要反映宋代的民俗风情、市井文化,北苑主要反映皇家园林、古代娱乐。
园内到处都是仿宋代建筑和反映宋朝历史文化的各种节目表演,以及穿着宋朝服饰的小商小贩和游人,恍惚间,仿佛一下子穿越千年,回到了宋朝。游在其中,如在赏画,这曾经是开封最骄傲的繁荣。我们在景区里先是吃了顿开封灌汤包,然后坐着人力车周游景区一圈,再逐一的观看各种表演。
最有趣的是“王员外招婿”,一座秀楼上那美丽多情的是王员外的女儿,她羞羞答答地向楼下的游人抛着绣球,谁接住谁就成了王员外的乘龙快婿,就可以上楼去穿上大红袍,与王员外年轻美貌的女儿拜堂成亲。楼下的男子争相恐后的举起手,都想让自己美梦成真。绣球被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接到,这人便喜滋滋地上了楼,做了一刻钟的新郎官,遭到楼下看热闹的游人一顿哄笑。
最震撼的是“岳飞枪挑小梁王”和“大宋·东京保卫战”的表演,前者是一群马术高超的年轻人,在马背上上演了一场岳飞武举考试中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看得让人血脉喷张、拍手叫好。后者是在水上进行的表演,汴河上的北宋,金军攻入金水门,开封城生死存亡之时,震天的炮响和飞溅的水花,衬托出大宋官兵,誓死捍卫家园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只是,我们进去的时候还是火热的夏天,逛着逛着就开始大风降温,沙尘漫天,寒风侵肌,不得以我把带去的全部衣服都套在了身上,后来又买了两件雨衣御寒。晚上看大型水上实景表演《大宋·东京梦华》的时候又租了两件军大衣,依然瑟瑟发抖。一件军大衣20元,只能交现金,这又是什么猫腻?难道这不应该是景区无偿提供的吗?289元一张的门票,连这点方便都不能给游客吗?很多人冻的都中途退了场,我们一直坚持到最后。节目演出时长70分钟,由7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浓郁的宋文化气息、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八首经典宋词所蕴含的意境为主线,真实地再现了北宋京都汴梁的盛世繁荣。
看完演出出来的时候,因为人多,出租车成了稀有之物,我们在街上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打到了出租车,以为这下废了,回去非感冒不可,自己每次旅游几乎都要感次冒,尤其是“阳”过之后,更是有点儿胆战心惊的感觉。没想到这次身体竟异常争气,回去洗了个热水澡,第二天起来安然无恙。不过,我们“在宋朝的一天”,着实让人感觉忽冷忽热,百感交集。
到了开封,一定要去开封府,去拜一拜包大人,领略一下什么是人间正气。自古以来,包拯的形象深入人心,一个清正廉洁、不畏强权、铁面无私、为国为民的好官,名留千古,因此被称为包青天。开封府,又称南衙,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历史名家在此任职。
开封府,朱红色的门楼,庄严神圣,门口立着两个威风凛凛的石狮。走进去,在“仪门”旁边有一面硕大的鼓,先击上两下,仿佛在说,包大人,我来了。宽阔的庭院里,立着一块“公生明”的巨石,引人注目。这是开封府中的戒石,说明为官公正,才能使自己清明。为官清廉,才能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包拯的巨大铜像,在清新楼的一楼大厅里。到了包大人的面前都要认真的拜一拜,活在这个世界上,谁没有委屈与不公。看到有两个中年妇女坐在地上,久久地仰视着包大人的塑像,一动不动。不知道她们有着怎样的冤屈,无以释怀,才跑到包大人面前,求得解脱与慰藉。
开封府也有《开衙迎宾》、《包公怒斩陈世美》等多场极具特色的宋代官府判案的表演,观看的人很多,我们没有细看。开封府内,标志着“开封府”字样的彩色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不禁感慨,一千多年来,“包公怒铡陈世美”的故事,穿越时空,传诵至今,可见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与推崇。包青天,一个清正廉明、敢于进谏、敢于为民做主的好官,也一直被百姓铭记。看着那些旗帜,感觉它们飘向了未来,飘向了遥远。
本来还要去大相国寺看看,早上在网上买好了票,谁知到门口却不让进去,说时间没到,得一个小时以后才能进。在门口拍拍照,再去检票口,还是不让进,还说没到时间,并被告之不如把票退了,在售票处重买,也多不了几个钱。原来是网上的票比门口的售票处便宜几块,可这是几块钱的事吗?这不是明摆着故意刁难游客赚黑心钱吗?后来看侧门的一个大爷告诉我们,两个小时也是它,没准。原因不言自明,再看看门口那些态度恶劣的检票员,一气之下,不进去了,坚决不能纵容这种歪风邪气。这是开封留给我们的一个极不好的印象。
在开封的大街小巷走了走,想起余秋雨在《五城记》中开篇写的开封:“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汴京开封在历史长河中可谓占尽风华,如今却多少有些衰败与落寞。不过我们找到的一家开封老店“黄家包子”倒是很让我们满意,黄家老店是开封市经营灌汤小笼包子的老字号餐饮名店,经黄家三代人传承,黄家人秉承品质至上的理念,始终如一的维护产品质量和信誉,受到广泛赞誉。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在那里连吃了两顿。
在开封的最后一天,也是本次旅行的最后一天,终于找到了一处安静之地,那就是开封古城墙。对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而言,城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我们上去的时候空无一人,进而有了一段与古城墙默默相对的静逸时光。那一刻,细雨如丝,润物无声,不知曾有多少历史故事在这里上演,它像一个沧桑的老人,注视着古城的朝晖晚霞,感受着八朝古都的花开花落,它是开封城的灵魂和守护神,也是这座古城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自此,我们的河南之行就全部结束。连来带去一共九天,也只是看了个皮毛。作为中华帝国长达千年的政治文化中心,河南这片大地,有太多的陈迹可供凭吊,有太多的故事可供遐想。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游河南,更深层次地感受河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感受时光的变迁,流年的暗转,岁月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