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
好像很多人都有一个新疆梦,都想去那个神秘而富饶的地方走走看看,我对新疆也是向往已久,而新疆一直像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女郎,既让人遐想,又不敢轻易走近。
2021年6月6日,我们从甘青线回来,仅休息了两天,9号又跟团去了新疆。甘青大环线8天的行程还是相当紧张的,此时却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似的,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
首站降落乌鲁木齐,大美新疆为期13天的旅行开始了。
我们是下午3点多钟到的乌鲁木齐,到那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去做核酸检测。新疆的疫情管控非常严格,一个区一做核酸。司机师傅把我们拉到了指定地点,那里的工作人员却不怎么友好,先是让我们在太阳底下,每个人间距一米排队,而后就把我们晾在那里,没了动静。我们在那里足足等了2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才招呼我们到里面的院子做核酸。登记的时候电脑又因为过于老旧,而出现故障,只好一个人一个人的去手写,经这么一折腾,大家的心情估计也被败坏的差不多了。
那一天,剩下的时间是自由活动。新疆的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我们去的那个季节基本都是晚上10多钟才黑天。新疆面积大,景点之间相距较远,每天的路程平均在三、四百公里左右,所以我们每天都很晚才入住,若不是仰仗黑天晚,那么多的行程是不可能走完的。我们住的宾馆对面就是昌吉市有名的回民美食广场,这次我们约了三个胡杨林之行的团友一同前往,我们五个人一起先来顿新疆大羊肉串过过瘾,连我这个不喜欢吃羊肉的人都觉得很好吃。大乌苏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吓人,网上说一般酒量大乌苏啤酒两瓶就撂倒,我们几个能喝的和不能喝的都没倒下。倒是没想到新疆的美食竟然很合口味,那一晚我们几个吃的很嗨。
很多人到新疆,都要先去天山天池拜拜,它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第一个去的地方正是那里。那一天天气特别的好,气温高达33度,太阳火辣辣的,我已穿起了纱裙,为了抵御紫外线,我用围巾把头包起来,感觉自己真是入乡随俗,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维吾尔族女子。
那美丽的天池就藏在幽深的天山峡谷之中,那里蓝天白云,碧水清波,雪峰辉映,云杉环绕,真算得上是人间仙境了。天池也叫瑶池,传说曾是王母娘娘沐浴和梳妆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穆王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
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
唐代诗人李商隐被这段凄美的爱情所触动,留下了千古名句:“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天池流传了几千年,而我却是头一次听说,要不怎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哪。
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又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天,我们在那里既遇上了风雨交加,也迎来了晴空万里,让我们在一天之内,感受到了赛里木湖两种不同的天象与魅力。
我们的旅游大巴直接开到了景区里面,赛里木湖面积有400多平方公里,我们绕湖一周,每到一个景点一停车。刚到第一个景点,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我们还是不管不顾地跑了下去,刚到湖边,雨点就落了下来,但我和同去的两个比我大将近一轮的姐姐却全然不顾这些,我们在风雨中又蹦又跳,很是兴奋,我心里似乎还夹杂了一种新奇和豪放的感觉。
两个姐姐一个扎着红围巾,一个扎着花围巾,我扎着蓝围巾,我们一起在风雨中嬉戏,那一瞬我们仿佛都变成了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快活不已。我特别喜欢两个姐姐的状态,我在她们身上看不出年龄的束缚,60多岁的她们依旧保持着苗条的身材和旺盛的精力,以及毫不世俗的品性。在美丽的赛里木湖,年龄不是障碍,天气不是问题,那一刻,我们尽情地把自己和景物融在了一起。
后来雨越下越大,我们只能跑回车上,车子继续在赛里木湖岸上慢行,我们都以为就要这样带着遗憾离开赛里木湖的时候,天突然放晴了,紧接着太阳也出来了,我们立刻又欢呼着跑下去,那一刻的赛里木湖如同大海般的辽阔、壮美,湖水幽蓝幽蓝,纯净的让人难以置信,湖的四周有雪山环绕,山顶的积雪和蓝天白云映衬的是那么的耀眼,还有湖畔上青翠的草原、洁白的蒙古包,这幅大自然的美景让人沉醉不已。
这次旅行,北疆和南疆都有涉足,我们到达北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就开始往回返了。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是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在隋唐时,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1983年,国际形势好转起来,中国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自此,沉寂了近20年的霍尔果斯口岸又恢复了生机。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近年来,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口岸年进出境人数、过货量逐年增加。
因为疫情,口岸没有完全开放,我们仅是在门外走走看看,但是看到那飘扬的五星红旗和闪耀的国徽,依然莫名的兴奋和激动。
在新疆之行的推介会上,同去的一个姐姐说最期待伊犁的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有人说那里的薰衣草不亚于法国的普罗旺斯,一年还会花开两次。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间可能稍早了些,薰衣草还不算茂盛,要想拍出好的照片,很考验拍摄者的水平和技巧。
这个庄园是由伊犁天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国家AAA级景区,是国内首家全景展演薰衣草产业文化的主题博览园。而解忧公主的名字也是大有来头,解忧公主,是西汉下嫁西域乌孙国的公主,她是对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之一。为了大汉的开拓,她不计个人的利益与得失,毅然接受使命,远嫁乌孙,稳固了大汉边界的安全,促进大汉统一西域,为大汉和乌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次出行,旅行社还赠送了去喀赞其民俗园,在伊犁老城坐马车、看演出、走进古色古香的维吾尔族民居,感受维吾尔民族独特的民风民情。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北疆唯一一个以维吾尔族民族风情为主体的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它是伊犁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它涵盖了厚重的维吾尔族文化,又不失北疆维吾尔民族独特的民风民情。喀赞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景区,那里其实就是一片老城,没有围墙,没有大门,生活着十多万人口,汽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都能走,但是最具特色的还是“马车”,马车是民俗旅游区的一景。
坐在马车上,马蹄哒哒,铃声清脆。一路上看到很多维吾尔族别致的小院儿,房子大都以蓝色为主色调,站在路边的维吾尔族的孩子们向我们招手示意。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各街巷分布着欧式建筑、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及百年历史传统的民居等,有“民居博物馆”之称。走进当地居民的庭院,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花花世界,每间屋子都布置的色彩斑斓,地上和床上铺的、以及墙上挂的,都是那种厚厚的花毯子,还有那些极赋民族特色的家当,让人觉得特别的新鲜和有趣。
这次行程,以草原居多。我们先后去了喀拉峻、库尔德宁、那拉提、巴音布鲁克四个草原,它们是各具特色,个有看头,也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新疆的辽阔和壮美。当我们历经遥远的路途和喧嚣来到这片土地上,遇到一个个如同梦境一般的草原时,心中瞬间涌起的不只是赞叹,更有满满的感动。
喀拉峻草原,属典型的高山草甸大草原,被联合国誉为“世界上十大高山草甸”草原。由于那里面积辽阔,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游览。第一天去的是鲜花台和猎鹰台,在那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新疆天气的变化多端,虽然一时风冷雨急,却也体会到了草原的另一番景致。第二天要去的是喀拉峻大峡谷,不由暗自祈祷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大概是神听到了我的祈愿,第二天真的是蓝天悠悠、白云飘飘、绿草茵茵,阔克苏大峡谷和喀拉峻草原同属喀拉峻景区,我们游完大峡谷看时间充裕,又乘索道再到喀拉峻草原,算是弥补了前一天的遗憾。
晚上我们入住在特克斯县的八卦城,那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城中心的八个路口呈放射状展开,形成四环六十四条街,路路相通,据说这座城市从不堵车。传说特克斯八卦城是最早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前往西域,当他经过特克斯河谷时,被这里的山川形势所打动,于是就布置了这座八卦城,这也是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
库尔德宁景区,拥有国内最大的云杉森林,那里青山环绕,溪水蜿蜒,绿草如茵;远眺雪山,近览林海,美的不可言状。最难得的是,那一天那里除了我们团,几乎没什么游人,这时我又萌生了窃喜之心,在趋之若鹜的新疆土地上,独享库尔德宁的清新和宁静,真是一种莫大的奢侈。
有两个晚上我们都住在《可可托海》歌里唱到的养蜂女的那拉提,据说那里住宿非常紧张,因为季节气候的原因,那拉提只有四个月的最佳旅游时间,淡季大量住宿就要关掉,旺季的价格可想而知。参加推介会的时候,旅行社的老总说,他是在那拉提偶遇一位老乡大姐,然后用一顿大酒才解决了我们这些人的住宿问题。那拉提镇很小,大概只有那一条街,但是饭店却很多,一家挨着一家,最具特色的就是家家门口都挂着刚宰的新鲜的羊,要吃羊肉串,随时在身上割,不经腌制,原汁原味。
那拉提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新疆的重要景区和名片,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国的著名品牌。“那拉提”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景点线路繁多,稍不留神就可能去错了地方。我们在那里游览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真是不到那拉提不知道什么叫辽阔,什么叫大美,什么是天上的草原,什么是人间的天堂。在雪莲谷我们走到了雪山脚下,那一直遥不可及的雪山突然近在眼前,怎不令人激动和雀跃。下午游览的是那拉提草原的盘龙古道,在这片充满着“原生态”气息的景色中,有着山村的宁静与祥和。坐着景区的摆渡车,越往里走,越能感受到远离尘嚣的静谧。在那里似乎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真想在那片无边无际的绿意中不归不还。
第二天我们有幸走了一小段独库公路,那条路实在是太美了,但那时它刚刚修复开通,还没有完全通车,然后我们翻越天山,经过5个多小时来到了巴音布鲁克。巴音布鲁克草原,属于高山盆地地形,那里有“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有水草丰美的湿地,有头黑身白的黑头羊,有巍峨壮观的雪山。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浩翰的大草原,也喜欢草原上奔驰的骏马,甚至很想在草原上撒个欢儿,策马奔腾一番,真是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但也终究是想想而已。我说过我是个胆儿小的人,我只是胆突突地牵过马的缰绳拍了几张照,那匹马是白色的,我觉得它是那么的儒雅,于是大着胆子抚摸它的鬃毛,和它说着悄悄话,称它为我的白马王子,马都是有灵性的,那一刻它是那么的温顺、可爱。夫倒是体验了一把在草原上骑马的飒爽,他和那个女牧民大姐,一人一匹马,驰骋在草原上,让我很是羡慕。
在巴音布鲁克又是经历了两种极端天气,先是骤雨冷风,后是风和日丽。因为晚上我们就住在巴音布鲁克小镇,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姿意地拍照,坐下来放眼望去,那真是一片无边的天地,那天宽地阔的大草原,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愉悦。
正像有人说的,不来新疆,不知新疆之大;不看新疆,不知新疆之美。新疆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风情,这些也正是新疆独特的魅力所在。尤其是新疆牧民的那种田园生活,真像他们民歌一样的缓慢悠长,草原上的那些马、牛、羊,走在那片辽阔的大草原上,那种悠然自得的样子,让人羡慕不已。
蒋勋在看旅游时说,《西游记》孙悟空师徒去西天取经,孙悟空那么厉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他去取经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是唐三藏取经?因为孙悟空没有动机,而唐三藏有动机,虽然没有取经的能力。但是动机是比能力重要的。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连起跑点都没有。只要有动机,就很棒。最怕的是无所爱。他说,旅游是很大的反省。
其实,旅行也是一种取经,去那些自己向往的地方,收获自己想要收获的。晒经岛,是我们旅行的又一站,那是《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通天河历经最后一难晾晒经书的地方。很小的一个景点,其意义却大于形式。很喜欢景区门口的那副对联:一河胜万水,一石晒真经,到了晒经岛,此生再无难。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像我一样,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里知道的吐鲁番,那一天,我们坐了7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吐鲁番,吐鲁番的葡萄虽然还没熟,但是它火样的热情我们是充分地感受到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沙窝里可烤熟鸡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
草木不生的火焰山,是当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经过的地方,《西游记》中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这个故事使火焰山有着浓郁的传奇色彩,成为天下奇山。一到火焰山,就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热浪,人像是一下子进入了火炉中,那一天火焰山的地表温度近60度,刚拍了几张照,手机突然报警,温度过高不能工作,这种情况还真是头一次遇到。突然触景生情,赶紧跑去与铁扇公主合个影,顿觉凉爽了不少。景点就是这样,只要有故事、有历史、有传奇,就会让人兴致盎然,勇于奔赴。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高昌故城,高昌故城规模宏大,城垣大部分残存,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有考古学家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子,就来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转眼时光已逝千年,那些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依稀可见,让人禁不住去想象当时的繁盛。那一处处历史的遗训,那一片片苍凉的悲壮,那一重重遥远的未知,包围着我、撞击着我、震撼着我……
我们还参观了坎儿井,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那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源。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鄯善库木塔格沙漠,是我们此行唯一去的一个沙漠,鄯善县是新疆两大城市吐鲁番与哈密之间的古老县城,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冲驿站,鄯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建立于此地的古城池历经沧海桑田的变换,几度兴衰。而与鄯善老城相邻为伴的库木塔格沙漠却是一条不变的风景线。它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令人惊叹的是,沙漠从未把鄯善城掩埋,浩荡的沙海脚下是葡萄园和湖泊,千百年来形成了“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沙漠奇观。
虽然导游给这里留出了很长的时间,但因为前两次大西北之行已经到过了好几个沙漠,此时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新奇心了。那里酷热难耐,我们仅在那里停留了不长的时间就往回走了,回来的时候经过了一个葡萄园,那一串串的葡萄都是青色的,还没有长成,或许那就是它的本色,只是还不够成熟。
旅行已接近了尾声,到达吐鲁番后,晚餐是旅行社赠送的维吾尔族家访+葡萄架下烧烤,与维吾尔族姑娘、小伙儿载歌载舞,还有烧烤、水果、手抓饭等美食,尽情享受当地的民俗风情。旅行中我对吃一向不怎么在意,只要合口和吃饱就行。但这次新疆之行,因为是康养团,所以吃住都不错,也算是品尝了不少新疆美食,每个人也都买了很多新疆的名吃——囊。烤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生活中的地位。据说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者曾在古墓出土过古代的馕。但我可能是没有买到最好的,所以没有感觉那么好吃,买了几个,尝了尝,有点干硬的感觉,剩下的扔在车上,后来发现都长毛了。
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我特别期待的一个地方,它就是达板城。千年古镇因王洛宾的一首《达坂城的姑娘》而名扬天下,景区不大,也叫白水镇,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内有达坂城古城遗址,王洛宾艺术馆、奇石馆、文史馆等,里面游人甚少,有着与名声不对等的冷清。大概是为了烘托气氛,景区里循环播放着歌曲《达板城的姑娘》,我被歌声鼓动的异常兴奋,情不自禁的跟着手舞足蹈起来。遗憾的是我们在达板城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美丽的姑娘,当地的司机师傅说达板城的姑娘没有漂亮的,因为她们大多在城里出不来,都是近亲结婚。
最后一天,我们去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转了转,那里大多都是买新疆旅游特产的。其实跟团游没有什么花絮可言,尤其当你碰上一个沉默的导游时,那整个旅行下来基本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照相。像胡杨林之旅遇到那么有意思的导游,一路都是故事,还真是少见。所以每次跟团游回来我基本就写个总的游记,不像自由行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写上一个独立的篇章,因为会有很多的经历,遇到很多的人和事。
我们这个团的导游是个30多岁的男导游,人好,服务热情周到,每到一个景点都热心地给大家照相。虽然他也是头一次来新疆,但看得出事先也是做足了功课,也是非常有才华和知识储备的一个导游。跟团游是旅行社把吃住行都安排好了,不用自己操心,跟着走就行了,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跟老年人出行,也有很多弊端,这次出游团里就因一个老年人发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不想细说了,真是既煞风景又影响大家的心情,也让我对跟团游的感受大打折扣。
新疆早晚温差大,这次又是带了满满两大箱的衣服,真是辛苦我们家的摄影师兼力工了。对于我,衣服是旅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会根据所要去的地方的地域特色和那里的景物来选择衣服,有很多衣服都是为了某次旅行特意准备的。每次旅行一发朋友圈,女友们就会不停地向我要链接,夸我衣服搭配的好。我简直都要把淘宝当做一项事业来做了,几乎每天都要上淘宝上逛一逛,看久了就知道什么样的衣服适合自己,哪件衣服能穿出效果。
新疆是祖国一片神奇而辽阔的疆域,新疆人也特别的豪爽与友善,新疆的景区服务大都很规范和热情,新疆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状况也非常的好,新疆的疫情防控相当严苛,这次我们一共做了五次核酸,全部免费,大多地方都很方便快捷,个别地方工作人员服务拖拉,耗时过长很影响出游心情。总之,永远没有完美的旅程,旅途中无论是美好的还是遗憾的事情,都是一种经历,旅行带给人的见识和眼界才是最重要的。
回民美食广场——
天池——
霍尔果斯口岸——
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
喀赞其民俗园——
喀拉峻草原——
特克斯八卦城——
库尔德宁景区——
那拉提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
晒经岛——
火焰山——
高昌故城——
坎儿井——
鄯善库木塔格沙漠——
达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