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旅行记——大召寺、内蒙古博物馆(10月10日)
					
											标签:
																				
                            旅游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 
这一站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本来今天的行程是去这里驰名中外的藏传佛教圣地大召寺,先前还是很期待的,但到了之后才知道,自疫情以来,大召寺一直没有开放,实在是遗憾。 
这真要怪旅游公司功课做的不好,这么大一个景点,居然开放不开放都不知道,赶这么远的路,却吃了闭门羹,岂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吗。好在团里没有太计较的,尤其看在导游的面子上,没有人怪罪罢了。但是既然来了,导游还是给了4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在外面感受一下这个寺院的悠久与神秘。 
大召寺比呼和浩特市建立还要早上一年,属于格鲁派(黄教),是内蒙地区少见的没有活佛的寺庙。因为康熙皇帝曾在这里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大召寺的“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 
大召寺外面设有牌楼、大召释迦八塔,这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八大功德而建造。在那里看到一个蒙古族中年男子,绕塔数周,双手合十,立于塔前,虔诚祈祷。还有一身披红色袈裟的喇嘛和一个汉族男子,站在无量寺门前,让夫给他们拍张合照。 
大召寺广场中央立着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成吉思汗第17世孙阿拉坦汗的铜像,他和他的先祖一样的骁勇善战,军功卓著,公元1579年,他主持创建了大召寺。大召寺的正门,写的是汉名“无量寺”,它是自治区和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大召寺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成为大召寺的“三绝”,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可惜这次没有眼福了。 
大召寺附近还有一条塞上老街,那是一条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因为时间早,人还不多,老街显得很清静。一向对老街情有独钟,觉得老街所反映的正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以及那个地方的生活习俗和城市个性。遗憾没有时间去逛,只能是恋恋不舍地看上两眼。 
内蒙古博物馆也是这一天要参观的地方,奇怪的是,并非周一,不知为什么那天也没有开放。照例还是在广场上走了走,从外观看,它的造型很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马,据说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是自治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有人看我发朋友圈说没进去大召寺,觉得很遗憾。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寺,还有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说的,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再来这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