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与科技
(2025-02-24 21:27:44)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古文与科技
2025/2/24。21.09
有人立志要了解这边的古文。
我说,大概有三亿字吧,经史子集,就是就算真实和有趣的,史文总要了解,二十四史,还有补26的,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可以略过了,写的不好,这还是正经的,野史另说了,诗经,春秋,左传,诸子百家,先秦的,汉赋,乐府,魏晋诗,小品文,这些字倒是还不算多,唐前的留下来少,被烧书了,萧绎个奇葩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名家文集,字也还好,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唐宋元明清笔记,即使一个三言二拍,多了去了,这字就多了,大概三亿字吧。
三亿字。
如果一天读一百万,一年好了。如果一天读十万,十年,如果一天读一万,来生再续缘。
读去吧,倒是应该都不算难找的,好找的明显的基本都有。
一个问题是,假设你读完如此了,如何呢?
如何呢?
很多学者穷尽一生,不过是取一叶,然后细研又放大成诸多。
如何呢?
这或许是都不怎么提古文,重视科技的原因吧。
科技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可组合的。你弄这个,他弄那个,能组合一起的 。精专一方面就可以。
二,是精简的。科技著作不会浩如烟海,就那么些。就想起这边古来的算是类科技著作吧,也是啊,就那么几本,如相学,测算类。最后一本算是学术类的,北宋邵康节的,不过五千字吧。精华不过几百字。word十几页。字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科技好学,古文不好学的。
另一个古文的奇特是,不是外域学术文学类的,如学术,就那么几本关键的,也屈指可数,就建构了。如文学,就那么几个代表的,才华明显高出,开拓的,也好读。
这边古文,真浩如烟海,无穷无尽,不仅是漫长,重文,就让文,尤其是风雅无本质的。
如何呢?
那么,还是用百年前那位精通古文,写过古代小说史的某迅的话吧,这边的古文,不读也罢,最多不会写文章而已。他说的是华丽的文章。
其实,也未必不会写文章,直抒胸臆也好。他是希望多读外来的,认为有活力。
就如,总要看到美好,甚至走向美好,不会死腐的挖出来奉承,知道也好,不知也罢,看到美好,走向美好,最重要吧。
金州。2025/2/2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