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运气
(2025-02-24 13:56:51)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古代的运气
2025/2/24。13.33
有说,古代仕宦最主要靠什么?
我说,运气。
问,不是能力和努力?
答,那不是最给力的。
于是,先举点例子,再谈根本。
就举隋末吧,《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救援。窦建德的一个谋士,名字我忘记了,说,大意是,最好的救援方式是,不直接去救,去绕过去,攻击李的内部,起家根基。窦没有听取,然后就灭亡了。
王世充攻击李密,魏征也是谋士,建议闭城不出。人说他老生常谈,他说,这咋是老生常谈呢,这是最好的对策。不听,结果李密也灭亡了。千胜不成,一败涂地。
魏征和这个谋士的见识,差不多的了。
魏征后来很显著,千古名人了,这个谋士呢,名字我也没记住。
太多太多如此的例子了,有点可谓举不胜举。
为什么说古代显著,建功立业,主要靠运气,是两个根本。
一,根本上公平度很低,限制极大。
二,根本上是人决定的,而不是结构程序。
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运气了。最关键的是运气了。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好理解。
如,高考,是相对很公平的,就是公平度要大于百分之七十的,不限制上学,普及教育,一个老师教的,虽然老师可能也有些差别,同一张卷子,很大范围是的,同样时间,考过分就是,连面试都没有的。
而选拔不是某个人,而是结构程序,过线。
相对是很公平的了。
不是没有运气,而是运气的成分很小的,一般不决定的。
而古代没有这样,他没有真的选拔人才的结构,即使后来有科举,仍然问题很大的,根本决定还是在人,看感觉。更别说参加科举都限制很大的,工商者不可。更别说读书都限制很大的了,范围很小的了。
根本还是人决定,而不是结构程序。
再举些有趣的例子吧。
卫青,霍去病,那是汉武帝的内弟和,霍去病叫他叫姨父,我不大了解俗称,不知他该如何称呼霍去病。一家的,而一切原因,是汉武帝偶然看到卫子夫,喜欢。很偶然的了。
汉高祖刘邦起家,重要大臣基本全是老乡,老家人,一个村一个县的,那时候县很小,估计都不如今天一些大的镇。都一个地儿的,都认识的,萧何,曹参,樊哙,王陵,周勃,太多了,一个小地出那么多人?还文武都有。天造地设?
肯定不是的,是他恰好起来了,他熟悉这些人,靠人选拔的人。
这也是古代皇朝最终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人才在野的比在朝廷的多且厉害,所以朝廷拥有那么多优势资源,还是干不过起来的,人才是根本啊。
直接的原因就是人才选拔体系出问题了,代生代,二代三代四五代,位置占满了。三百年一大关了。
当然,根本原因是结构问题,结构必然。类似木头肯定会腐朽,早晚而已,有极限的了,虽然好的时候看起来想起来不会,马肯定跑不过车,能源和结构不同,虽然偶尔,甚至独特地形,看起来马比车快。
更有趣的如,汉文帝,还是个明白人呢,做梦梦到有人推他上天,穿个什么衣服,醒来遇到个人穿类似衣服,名字还叫邓通,立刻提拔。梦中贵人啊。
这,靠啥能力努力,运气更直接了。都不知咋运的。哈哈哈。
金州。2025/2/2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