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司马昭
(2025-02-13 22:19:18)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曹操与司马昭
2025/2/13。21.56
从一点就知道曹操统一不了,他南征,刘表的儿子投降,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的儿子那样的,猪。“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还是很有文人高格和风骨的,这也是他欣赏刘备的原因。煮酒论英雄,明知刘备了得,却还是纵虎归山,不搞那些阴的。
但从政治角度来谈,就很不合适,归顺他的,他看不上,抵抗他的,他很赞赏。那,如何统一呢?
相比,司马昭就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他要取蜀,统一,要灭吴,必先取蜀,古来惯常了,他不仅敏锐的看到了可以取蜀了,当时没人敢去。
钟会要去,他就派钟会去,有人说,钟会会反,他知道。但,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取蜀,钟会能取蜀,取蜀之后是之后的事了,也做出了应对,带军在后面。
他的意思是,现在没人敢去取蜀,都认为不行,而钟会认为行。
司马昭不仅看到了取蜀的时机到了,而且知道谁能取,钟会啊,他也知道钟会可能反,也做出了应对。照样派钟会去,因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取蜀。
这是典型的政治家的,不仅能敏锐发现时机,而且明白最重要的目的,此外是此外的了。
司马昭的政治才干比曹操要好的多。
我们换一种假设,假设司马昭生来就继承天子,就算成年吧,十八岁,那,天下会是另一个样子,他走到如此能发号施令的位置,太误事了,这是另一回事了。而人生,有限。
那我们换一个更科学的角度考量,如果是现代文明中,有良好的遴选结构,司马昭一定还会出来,甚至更多的真的政治家。来很快很好的在自我的位置。
说世界之争是什么,随着越来越快速发展,越来越激烈,世界之争就越来越是人才之争,发现人才,让人才在可发挥的位置上。政治家最明显,因为是策划大事的,应对策略的。
或说,政治的效果未必立时能见,那另一方面则相对明显的多了,就是学者,学者是明显的人才,虽然一般来说,学者并不制定和执行策略,那要应对很多具体,甚至设计,学者的著作则是更明显的了。
想起彼岸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幕僚学者写书,写好多,谈地缘政治,世界格局,几十年前吧,二三十年前,所论述映照今天就如预见未来一样。
很厉害的,很厉害的不仅是这个学者,而是这样的学者能出现,绝不会是一个,这个人才的选拔和运用结构。
想起一趣,解放战争淮海战役中有个蒋军将军,名字我忘记了,谈不上很喜爱这类,战败自尽了。这个印象深刻。
深刻是,竟然有这样的将军,而且这样的将军出现在关键的战役中,那蒋不败才怪。
而相对这边就从没有将军类的因为战败而自尽。
仅从这一点来说,当时的蒋绝不是这边的对手的。
人才结构问题。一个将军不是要讲气节,而是要胜利。自尽,这对于将军是很奇怪的,而这么狭隘的,却出现在将军位置,且出现在关键战役中,那说明其,整个人才结构有问题。
政治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明白面对的根本诉求,时局要点,且知道如何达成。
金州。2025/2/13。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