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知识者
(2024-09-10 10:21:26)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文明与知识者
2024/9/10。9.07
只谈本质。
逻辑谈,文明的进步根本就是其知识者,虽然最直观的是全民的进步,全民不可能一下子进步啊,是知识者引领的。
实践上特别简单,所谓先进文明,看他们的过往,艺术学术,先进开启在这些地方。有众多的真的知识者。
这边的过往这个角度看也很明显。
秦的灭亡,焚书坑儒,根本上是对知识的不重视,后来作为知识代表的李斯也完了。而汉,张良,知识者的代表了。睿智。
西汉,王莽太虚伪。知识的基本取向是真。
刘秀还真是个知识者,是个学生。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党锢之祸,明显,对知识者的戕害。
三国,知识者的舞台了,无需多言。
南北朝,有学者,认为是衣冠南渡,第一次带来了南方的大发展。
但知识者不等同于氏族,虽然氏族一般是知识者。
很简单,北朝的王猛,知识者,曾在前秦短暂统一过北方。王猛一没,前秦很快瓦解,知识者的根本力了。
从唐的氏族,四大氏族都在北方,可见南北朝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衣冠都南渡了。北方留下很多知识者的。
这和约百年前的不同,那是真的知识者南渡,或说也有很多留下来的啊,知识者首先是见识,留下来的那能叫知识者吗?最多冠有知识之名了,在水一方的奇迹进步,和这些知识者很有关系的,蒋是很重视知识者的,虽然他自己不能算是个知识者。他明白知识者是未来,是族群真正的未来。不多谈了,比较近,资料比较多的。
北朝留下来的氏族,知识者,并没有受到迫害的,这是他们的见识,反而受到了重视。
王猛就是典型的例子了。后来更是。
他们很快就认识到知识者的作用了。
其中,如候景的那个谋士,也是个知识者,以800人灭南梁。就可见知识者在北朝是很被重视的了。
没有受到迫害,尤其是针对性迫害的。
唐初,对知识者的重视很明显的。
如,魏征。他本是李建成的人,更早是李密的部下。也就是。对于李建成来说,他不能说是敌人吧,也是另一个势力的人,知识者,重视。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就是对方的人,敌对的。魏征还劝过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知识者,重视。
更典型的是,唐初宰相,全是知识者,而且君主的命令都要知识者审核的,不行,就执行不了。
唐玄宗后期就不行了,典型的是宰相都不是知识者了,李林甫,刀笔吏出身,杨国忠,这就和知识不沾边了。安史之乱能形成,就是已经失去了知识者的支持和对知识者重视带来的判断力,决策力以及执行力。
宋是非常重视知识者的,重文,也带来了,可以说是空前的繁荣,如,门面房,夜市。
但在古代这种根本问题的结构下,它是择取的偏向的重视,也无法进行真的知识思辨,结果让其中一股未经思辨的,强大起来,二程朱熹,这是文化人,但不是知识者,知识者的本质是开拓,他们引向了禁锢,形成了危害千年,阻止进步的宋明理学。
明开始对知识者也很重视,内阁,都是大学士了。
后来锦衣卫东西厂出现,这个由完全非知识的组成,宦官不是知识者的,甚至有的还要求必须不识字,这样他不知道传递的文件是什么内容。看不懂。
同样如东汉末年一样,宦官专权,知识者被迫害陨落,这个会造成大问题,真的离心。
这也是钱穆不解的,为什么清就是个部落,人也很少,却能取得所谓的天下。
根本谈,如东汉末年一样,知识者的离心,不仅使朝廷失去决策和应对能力,而且会产生一种认知,就是,谁来了都比他好。
东汉末年的三国,和明后的奇特,本质一样的。
三国,是知识者不愿意统一,看,除了诸葛亮,谁还说汉,没几个的,曹操手下好像还有一个,荀彧吧。
知识者离心了。
明末一样的了。
清是很坏的了,发型都一致就不用多说了。但他也重视知识者。用汉人,都是大学士之类的了。
只是形式上的了。
对知识者是否重视,在古代来说,也算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主导层有多少知识者。
如唐初的魏征,等诸多人,看他一言一行,知识者了,那是智慧,不是机灵。
唐玄宗初期的张九龄等,知识者。李林甫杨国忠,明显不是知识者了。
它的核心构成是很明显的了。
今天更明显了。
所谓先进文明的核心组成,翻开看看,且不说欧美的,就在水一方的,你看看人家学历,很直观的了。甚至翻翻人的过往,看看言行。很明显了。
这是个取的一个知识者的概率,就是不一定名校就是知识者,但至少不笨,受过知识训导。而不是靠投机机灵之类的了。
遍观人类的文明过往,从逻辑和实践上都知识者是关键。当然,这里说的是真的知识者,也是真的知识环境,指向真,且有思辨的。本质是开拓的。
特别直观的,如所谓先进文明,看他们发展的过往,他们多什么?不是比你多人口,也不是比你多资源,而是比你多知识者,和知识者能出现和发挥的空间。
知识者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应该是挺好理解的了。
金州。2024/9/1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