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谈钱
(2024-01-29 16:05:38)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逻辑谈钱
2024/1/29。15.19
谈谈钱。
钱的出现,逻辑上是因为人是一种无法自我完成的物种,他需要群体,需要交换。
最早应该是以物易物,牛换苹果,之类的。
随着发展繁盛丰富。就需要出现货币,钱。
最初应该是一种指代物,如,羊,大家先换羊,再用羊换其他,渐渐就形成一种近似的规则。等值的可能。
而随着更发展,至少到城邦文明,是一定需要等价物的,货币,钱。
逻辑上货币需要具有几个简单的属性:
1,具有等值可能,就是波动可能小。
2,便携。
3,耐久。
4,是可以被管理的。
想起有这边学者著作说这边最早的货币是贝壳的,从货啊,贾啊,贝啊,推测的吧,这是什么一种思考想法啊,纯联想啊,蠢蠢的想啊,绝不可能是贝壳的,贝壳不易获得,等值可能小,不便携,不耐久。
具体是什么,什么是什么,不清楚了。
货币最确定清楚的时候,是矿,铜矿。
铜,耐久,铜钱,便携,是一种矿产,需要人铸造,就是用功,就具有等值可能,而且可管理。
用了很久的,后来到银子。白银。明朝了。
之前说的金基本都是铜,如唐朝,说赐金多少,不是黄金,是铜钱。论斤的可以。
黄金从来没作为货币过,因为太稀有,黄金只有宇宙之初才能产生,所以今天还是基准单位。
到了后来,出现纸币,这是巨大的进步。更便携,更好管理,更具有等值可能。
纸币的出现说明交易更大更频繁了。
再后来,今天了,出现了数据货币,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交易更多更频繁了。
但,这里有一个有趣。
就是,货币到纸币已经完美了。因为货币逻辑上是个人贡献所得的等值,具有私我性,拥有性。这是货币一贯的属性。
货币具有公共性,也具有私我性。
从实物货币,到等值货币,到符号货币,都是的。
而数据会丧失私我和拥有。
好理解吧,数据逻辑上是公开的,被别人很容易掌握的。你有多少钱,你藏家没人知道,你数据,很容易知道,逻辑上已经被知道了。
数据也不具有私我。可以被轻易剥夺。
也就是数据货币虽然是一大进步,有益于交易的更频繁更简易,但有点过了。
这是很多文明,发达文明,今天纸币仍然是很主要的部分的原因。
因为货币更大部分的是私我性和拥有感。
而电子货币,虽然有利于简明交易,不仅丧失了私我性和拥有感,逻辑上如此,而且它增加了复杂性。如手机,需要有手机,需要有流量,需要手机有电,手机没问题,没坏,需要对方也有相关设备。
纸币,或以前的铜钱那样的等值货币,直接就可以了。
数字货币逻辑上根本有利的不是个人,而是管理,有利于税收,有利于管理统筹,有利于追踪。个人是透明的了,是对个人的一种侵犯。所以在很多文明是无法推行的。只能作为一种选择可能。
很多发达文明,今天和以后的普遍交易模式,还是纸币。不是管理方不想推行普及电子交易,是,推行不了。结构和理念上无法做到。
而且太过普及的电子货币很可能会造成一种危机,就是,会返回去。到金银那种。连纸币的信誉都会丧失。我们的纸币做的不好,真是纸,很多文明的纸币做的非常好,非常高级的,有塑料的。
谈钱,都觉得没什么谈的哈。谈钱伤感情,就,不谈了吧。
金州。2024/1/29。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