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者一随

(2024-01-19 15:51:03)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学者一随

2024/1/1914.26

看这边一些著名且应该是真才实学的学者的著作,和古来还真有一致,都是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引经据典。让我想起韩非子。这类的学术很有趣,很长知识,在世界,怕是难有显著。因为是个例的,个体的。

看西著学术,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更多重视普遍的思辨。很少引经据典。普遍的思辨具有更大的开拓性,思辨本身具有可同等思考性。

 

说的很复杂的样子,举个例子吧。就如,性。

如果西著谈,即使引用,也多是引用的数据,统计数据,不大举个例,即使举也会直接关联到当时的很多规则,尽量显示普遍性,如果不能,就从思辨上,推论理解。

如果这边谈,多是引经据典,引用古代笔记之类的个例,其实这种表达从存在和思辨都是不充分的,个例很难足够说明普遍,而很多古人的记述,恰是因为当时少见。

 

说一个特别简单的吧。

如,论及古代富足的时候,可以举很多个例。但思辨上一点就可以确认古来普遍比较艰难,就是,生产力低下,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很多博学广引,当然有趣,但缺乏思辨的普遍性,会很难具有较大价值。不过古来整体来说除了有趣,价值都不大了,人们思辨古来是要获得到达更好未来的借鉴和警惕,经验和教训,主要是教训了吧。

 

金州。2024/1/191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系统性问题
后一篇:最对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