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型与榜样

(2024-01-07 20:45:20)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典型与榜样

2024/1/720.03

典型是对事情的,类似建立标准模式,以后都这样处理,一个典范的类型。

榜样是对人的,学这个人,做这样的人。

典型是要尽全面求真的,否则处理就可能出问题,且依据其基本理念的,是一种彰显。

榜样是不能求真的,人无完人,是择取人某个点的强化,肯定一个人的某点的同时,等于否定了这个人,抽炼成一个符号。

典型依据的是理念在具体中的示范。尤其是对于一些看似复杂的所在的应对的。

榜样,如果人人都学,要么虚假,学不成,要么也丧失了自己。成为了别人,而成为的别人,却也不是别人,而归根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类似说宣传就是真理一样,都抹煞了真和动能,抹煞了人,而造成一个僵硬符号的否定。对人和人生及存在的否定,对动能活力创造性的否定。

 

榜样就不多谈了。相对是一个故旧的意象了。

典型想起两个有趣,典型也越来越普遍作为一种示范规则。

彼岸的,一个是二战时一个将军率万兵降敌。战后归来,不仅无罪,被给予很高荣誉。以示认可。是一个典型处理,根本是其理念人本的表现,其逻辑思辨,则是,一个将军选择投降,一定是判断到,再战无益,徒增伤亡,而无法获胜,于是退而求其次,保全己身众人。那么,认可这个人的指挥判断能力,才任命为将军,这应该也不是一个人随意任命的,就认可这个将军的判断,包括投降判断。认为是正确的。以此为典范。诸如此类,就如此应对。

韩战中,也有个逃跑将军,面对突袭,他作出的第一判断是撤退,率万兵奔逃。也是不罪反奖,认为是功勋。反而升职了。就是典范的延续应对。

或说,那如此,彼岸将领是不是逢战则降则逃呢?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典范的逻辑思辨,在于认可将军的判断。而不是认可降逃。认可作战是个方式,而不是目的。在将军认为无法获胜,或获胜并无高等价值的时候,可以保全自我及兵卒性命。作战是为了胜利,而不是为了战死,如果获胜无望,就不必白白牺牲。士卒背后的家庭亲人,性命人生。

相比一些过往文明,面对降将,有严肃处理,降职甚至亡身,以儆效尤。这种降逃无罪且优奖的典范的处理更植根在逻辑。当然,其逻辑起源也是这些将领的任命绝不是随意的了,是思辨审核的了。其具体情形的思辨也是充分的了。

 

另一个趣事是,有其国人烧其国旗,国旗作为一种象征,也显示出象征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获罪。一直起诉到最高法院,判定无罪。思辨是这是一种个人表达方式。而其根本是一切存在是为了人,且这个行为并无伤害到他人。是个人情绪的发泄。也成为典范。

烧美国旗这个事,他们的影视中,一些消息中,也多有展现。他们不在乎的,他们自己烧他们还不在乎呢。认为是一种表达。

在一种理性思辨的众择文明中,只存在伤害,如破坏他们的商贸,伤及他们的人了,这是伤害,他们会回应的,不存在侮辱之类的,不论是烧他们的旗还是如何。一个众文明不是一个独者的尊严,如何侮辱?一个人有自我情绪,很多人,情绪点不同的。一个人认为这个行为是侮辱,另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无所谓。何况众择文明的根本是自身和利益了。尤其是理性在容许表达上的宽容,和认知上的广泛。当一群不同认知的人,是无法被侮辱的。所以他们不存在什么被辱了,辱什么了之类的。只存在具体。而不存在意象上的被伤害,因为他们的意象不是具体代表的。而是众人。

只有独系才会存在被辱,如,蔺相如类,王击缶,或太监认为一个行为言辞辱及皇帝了,太监及朝堂是皇帝意志的附庸和延伸。于是慷慨激昂,感同身受,甚至为邀功请赏。一个人才有尊严,众人没有的,众人情绪感是不同的。无法被辱的。如说一个人是畜生,这个人分人,有的就可能怒。但说一个地区的人是畜生,这个地区的很多人都不会觉得怎么样。不会一个地区都去干去了。因为更正常的逻辑是会认为说的人有问题,或说也没什么客观价值。无法辱及众人的。情绪感知不同。

 

榜样的宣示逐渐在消失,就是根本上是否定人,甚至否定了榜样的人本身作为人。

典型在不断的强化,以根本思辨理念来应对很多看似复杂取向的具体,来确立彰显根本理念。塑造应对的规范模式。

 

金州。2024/1/720.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逻辑谈神仙
后一篇:神仙剧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