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优势与经济策略
(2023-12-04 02:20:48)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人口优势与经济策略
2023/12/4。1.28
人口优势在古代文明中很显著,人多力量大,在现代文明中就丧失了。现代文明的一种表现就是机械文明了,工业文明。不同于古代的农业文明。十个人比一个人挖的快,一个人开个挖掘机,比一百个人挖的都快。很明显的了。尤其是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完善,会更明显。
人口红利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不仅是人成为物质燃料之类的了,而是不符合本质,其利用的并不是你的人多,而是你的人口成本低。简单说,就是工资。文明的薪资和文明是对应的。一个落后文明中,他的人力成本低,就是给的钱少。这不是残酷,这是发展的一部分。就是发达文明转移工业基础到落后文明,主要是因为落后文明的各种成本低,主要是人力。但工业又会带来发展,逐步提高。算是发展的一种互益吧。但随着机器人完善,人工智能完善,这会改变的。人工智能真正冲击的不仅是人类和人工智能,更直观的是,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人力成本都可能不再成为主要。机器人了。这里有不可阻挡的趋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有很多很复杂的问题和未来的。
也就是按照这个发展流程,人数是最大优势——人数不是优势——人力成本是最大优势——人力成本不是优势——人可能都不是主要的关键了。
当然还有一种看似幻想却是最大的可能,就是最终人和人工智能一体了。人的意识。这么谈下去就太科幻甚至魔幻了哈。不多说了。
而直观的是,现代文明中,人数不是优势的。这不是现在的问题,是现代文明开始后就很明显的问题了。小邦寡民,欺凌大邦,称霸世界,数百年来,屡见不鲜了。人口不是优势,人的质量是了,活力创造力,智能,人才。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就是人的质量取代了人的数量。
这有什么价值呢?
其价值就是在策略上,一些应对人数的策略是现代文明结构中是无法生效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资本世界才有经济危机,就是工业文明了。罗斯福新政,如大搞基建,就是把钱尽量给众人,有效吗?没有。真正拯救那场危机的,是二战,达成消耗和掠夺,并产生新的可能市场,这是非常不当的了。不当是一切发展是为了人,而这却摧毁人了。
在较近的可能的危机,一般是充分思辩策略应对尽量别发生,所以金融数据很重要,一方面是,一旦面临可能,不会再工业文明未完成时候那样的以工代赈之类的,因为这个无效的,而是,直接给。在早几年疫情中很常见了,或说,那时候疫情没法以工代赈之类的了,不是的,因为后来他们不控制这个的,早放开了,可以聚集,还是有些文明执行过普遍发,甚至多次,这个主要是看情况了,他们内部有一个思辩衡量的,数据的了。
因为在工业文明下,无法以工代赈达到这么个效果,而如果在工业文明下使用,会产生更大的偏差。本来该到众人的,会流向少数了,实质会出现两个情况。
一个是,因为大量资金流入且偏差到少数,会提高整个的成本,让群体承担,会造成看似城市发展了,但大部分人生存生活反而更艰难了。就是没有普惠到。
一个是,因为大量资金的偏向,反而压缩了消费。没有走到普惠和该去的地方。
都很不好的,不仅起不到作用,而且会反作用。
似罗斯福当年那样的以工代赈,大搞基建之类的,不能说是错的,是主要不是这个生效的了。这也是,后来出现类似情况时候,没有再那样使用过的原因。健全的保障,以保障消费,强大甚至强制的外贸以反馈的普惠。
这些就是工业文明逐步完善后,人口优势不是优势的问题了。
好像没说明白。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在工业文明未完善下,出现了经济上的危机,经济的危机主要就是生产过剩,根本就是消费力不够。
那么,以工代赈,大搞基建之类的,需要大量人工,会把这个资金给众人。
但在工业文明下不行。好理解。
如,原本需要十万人的,十万个人可以受惠。结果,一千个人用机械就可以了。流向少数了。
或说,那我不允许用机械,必须人工,能人工的就不机械。您这是疯了?且不说折磨人之类的,消费的目的是提高工业,您这样是拖累了工业。出的问题更多。
简单举个例子,如,用机械清扫道路,十个人就行了,为了实现这种能人工不机械,不用机械,雇一百个人,这不仅耽误了其他九十个人在工业时代其他作用,也降低了人的收益。那九十个人可能能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且收益更高的。如果都这样下去,那整个都拖累了。这也是工业文明下是人的质量不是数量的一个点的反应了。
那,怎么做呢?
这个一般也就两个方式,一个,就是普遍发钱,很直接,很多文明应对可能的危机的时候都这么做。不是爱心,是一种思辩。为了保障发展。当然,需要很大的资力了,其实不仅是资力,是很大的平衡和思辩了,不是一般文明能做的。要很多完善的辅助的。
一个是,减税,而强迫企业必须提高工人工资,就是减的这个税不是给企业家,而是要企业家转给工人。还有各行提高薪资。所以会看到一些比较思辩的文明的应对,严格规定最低时薪,尤其是经济不好的时候,会提高最低时薪,目的就是这样的,要保障群体消费力。消费决定生产的。而生产带来创造。不能资助企业,如果资助企业会带来市场的偏向,影响整体和创新,本来这个企业该完的,没有活力创造力了,强制支持,给予资金或规定都买他的产品,会影响整个市场和其他的。后遗症很严重的了。所以一般采取的最思辩的方式,就是给予群体消费力,让群体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下一切虚无的建设,而全力提高薪资。资金返回给众人。保障体系完善,总之就是提高群体消费力 ,来完成生产循环,保障活力创造力的持续发展。当然还有更直接的,强制外贸和掠夺,那个就暴力了。在现代文明日益完善形成大联盟下,是很难的,风险很大的了。外贸是个直接途径了。
说的我自己都汗颜了,没想到会说到这。惭愧了。
那么多说一句在,在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会非常麻烦的,急速且全面,如果不能事先思辩应对得当挽回,失去先机,会急速且全面,势不可挡的样子了。拯救也是有很多配套策略的,其根本就是,思辩完善下保障群体消费力。不是刺激消费,是给予消费力。牵涉到金融,薪资,结构,很多很多了。懒得说了。好像我也不能说懂这个。算乱想了吧。
好好的。
金州。2023/12/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