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官民
(2023-10-09 21:38:13)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古官民
2023/10/9。21.13
古官民是分离的,民,无可奈何官。
能奈何官只有一种情况,官想收拾官,以民为导线了。
也就是能难为官的只有官,一般是更大的官。
不论多大事,更大的官觉得没有事,那就没有事。
说是事就是事,没事能找事,说不是事就不是事,多大事都没事。
唐太宗算是古来明君了,可谓是第一的。
长孙顺德贪贿,他怎么处理?
他赐绢,理由是,激发他的人性,他要有人性,这明显是污辱,他就不会要,要是要了呢,和禽兽无异,杀了也没什么用。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
这都行?他这个是死罪,都到杀了,就这么,不仅没杀,还赐予,还很逻辑的样子。不服不行。
长孙顺德,唐太宗亲戚了,有点远,长孙皇后的堂叔什么的吧。功臣。
贪贿自古就不是事,看《资治通鉴》那么多人问题来问题去,有几个是因为贪贿的问题?贪贿是想收拾人的一个理由罢了。
唐太宗的开明就是,我不处理举报长孙顺德的人,我也不处理长孙顺德。也不准长孙顺德报复举报的人。
换正常时代,举报的人就遭报应了,结构的报应。
后来长孙顺德怎么了呢?他这毛病改不了。
就派到地方当刺史了,唐的刺史级别很高的,三品吧,类似尚书,古代一品二品那都是荣誉了一般,尊称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就是宰相了。
这和今天类似,副部。
基本等于没降级,右骁卫将军也是三品左右。
为什么派到地方了呢?在朝廷老有人告发他,老有人说他,不处理不好,又不想处理。到地方就没人敢说了,他是土皇帝了。而且,更方便贪贿。都是爱啊。不服不行,不服不行。
而唐太宗还是古来比较一致被认为最开明最理性的君主了,就这。
古代民和官是分离的,所以民不与官斗,斗不了。
能斗官的只有官,更大的官。为了和谐,要官官相护。共同利益。民脂民膏。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民傻呗。
如前言,看《资治通鉴》一千三百多年古史,真是此起彼伏,改朝换代,多少王公贵族,王侯将相,有几个因为贪贿出事的?只是因为要处理所以贪贿是个理由。甚至这都不用理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没道理。找谁讲理去。
民唯一斗官的形式,就是造反,抓住,生吞活剥了,矛盾很大。冲突激烈,毁灭严重。可悲可叹。
其根本就是,官民无法联动平衡,官是官的体系,民是民的体系。
有官就必然有民。
民是个很痛苦的称呼。官是个很阶层的命名。
所以,到了现代,要去除民的概念,去除官就行了,民是相对于官的。官成为一个联动平衡的职位了。官民互动了,都是人了。
各角度联动制衡了。来自于人,回归于人,真是职务不同的人了。
所以,古代结束了。这是结构上确定的。不是想的美。
金州。2023/10/9。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