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
(2023-08-05 14:09:10)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村姑
2023/8/5。12.47
有个大都市的女子爱说自己是村姑,原因是自觉打扮的不时尚。
我说不是的,我是村里的,我知道村姑什么样的。
主要区别的是一个认知和意识。
就以我妈为例。
我现在看见饺子都害怕,我妈弄的。
她特别爱弄野菜,觉得是最好的,其实就是不花钱。
我屡次给她说,野菜这个,有毒的,就是不熟悉科学,逻辑我也知道。
第一,家菜就是野菜变的,野菜之所以还是野菜,是人类在漫长过程中发现不适合做家菜。有不良反应。
第二,野菜能存在,牛羊都不吃的,吃了不舒服。
她不听,总是包野菜饺子,或许是认为我看不到就不说了,以至于我现在看见饺子都害怕。都不敢吃。
这里面还有很多有趣心理学的,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人,真是动物,很多时候,很大方面。
如,六角钱的西瓜她不买,非买三角钱的西瓜,还很得意占了便宜。
买回来基本没法吃,不是那么个味道。
我多次说过,说,有三角,有六角,六角也不贵阿,卖瓜的清楚的,他自己的西瓜他清楚的。
如果一样东西,无法区分好坏,价钱却不同,就买贵的,卖的自己明白的。
不听,没办法。
给她说,天热得开空调,一年也不开两个月,光觉得开空调费钱,你买个空调,不开挂那里干啥呢?
这个倒是听,因为太热。
不过还是能不开就不开。
上一代人都比较节省,不是没有,就是省,甚至为此捆缚子女很多,形成的一些不当的潜意识。
从一个理解的角度来说,就是,可以想到他们童年时候的苦难。
当然,根本还是我不是很当用了,因为吃的用的,该我去买的。
人的区别主要是两点。
一个是认知。
一个是当人说明白之后,能否进步认知。改善认知的理解力。
我想起我父母做的两件事情。
一次是有个什么坏了,菜吧,母亲包在饺子里混肉,觉得混肉就没味了。
坏了她不是想着扔掉,而是混同更多好的,来掩盖坏。
然后一家人都吃出问题了,差点把我爷爷送走,家人也去医院打针。
我说过,欲省则费。更费,还坑人,坑自己人。
一次是父亲,一个烧鸡坏了,他还知道人不能吃了,喂狗,结果那时候一胡同狗爱在我家玩,都吃了,都死了。
幸好还没给人吃。
非常惨痛。想起都难过,狗快死的时候是离家的,那晚遛狗,我说拴住,该相信自己的感觉的,父亲不让,我父亲这点倒是好,说拴住你你开心啊。就没栓,结果走半路,狗自己走了,怎么叫都不回应,他应该知道自己快死了,走了。一声叹息。
一个胡同的狗都死完了,都在我家玩,都吃了。
他们不会相信主人会害他们的,关键是主人也不知道会害死他们的。这么简单却不知道。
问题是也不吸取教训。不多说了。
因为根本上还是我不当用了,我给他们弄吃的用的就好了哈。
人穿什么无所谓的,吃喝一定得注意,也不是贵贱,主要是得干净可食用。
坏了就要扔掉,给自己,给自己家人吃喝的。这怎么下的去。
很简单的道理,说多少遍都不行。
我没见到过合格的父母,这下连一些朋友的父母也圈进去了,我觉得我们那代,很多人能活下来,真是天选,如果能有成就,更是天选,那代父母给孩子更多的都是伤害和阻碍。
水我都不敢喝我父母的,多次给他们说,水根要倒掉,不,非倒在一个玻璃瓶里,看起来底部就跟沙漠一样,说没事。
我说这都能看见了,看不见的还有问题呢,这跟沙子一样,喝自己肚里。
早些年总是肾结石,很疼,后来不喝父母的水了,倒是好多年没有了,不知是否有此缘故。
他们看来没事,人的耐受力不同。但总还是卫生科学点好吧。
后来我就看开了,信命了,随便吧。
因为我父母身体也很好。
也想起劝我父亲喝酒,他也算很励志成就的人了,他朋友拿的好酒,他不怎么喝,和朋友聚会,自卑吧,朋友们太好,放不开。反而村落里事情,他很能喝。
我都说过,我说,好酒你多喝点,不好少喝点,这是往肚里喝的啊。
我很少喝酒,酒不在于好坏,主要是得真,跟食物一样,不是高级低级,得干净能食用。
记得一次几个朋友来,有个朋友的朋友还是一个职位人吧,拿个酒,据说好几百,好酒,这我也不懂,我一喝,感觉不对,就没喝。我估计是谁送给他的假的。
吃喝这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吃一喝不对劲,就不可吃喝了。
因为酒这个特别直接,胡同前头和故乡好友的父亲都是喝到假的,应该是假的,那时候多,直接出问题了,一般不是很好的朋友我都不喝酒,这在我看来,还真不是贵贱,越贵越可怕,假的可能越大,风险和高级共存吧,村人办事的酒我劝父亲少喝就是,村人多讲究面子,酒往往看起来很好,但又受限于经济,这其中容易有问题。
就想起我二姑一次给我父亲送酒,打开一看里面就半瓶的,村人的一种奇特习惯,要我觉得,不好的东西我扔了都不送人,那干嘛呢,送人,是为了好感,结果因为不好反而丧失好感了。
但村人不那么想,他们要购便宜的,又看起来高贵的,即使不好,送了。很多逢年过节,送的礼物都没法吃喝的。味道各种,就不知什么东西。但大家似乎也不在意,礼轻人意重。对口的文化。
我奶奶过世时候,回老家办事,听村人闲谈,我们一个村西头,没多少户人家,好多癌症的,十几个,有的还很年轻。我觉得和饮水食物很有关系。问题是我们那也没什么化工厂之类的啊,光各种过节,村落办事的那些饮品食物就很成问题,便宜是便宜,它不该那么便宜啊,可别贪便宜,尤其是吃喝。也不是非要贵,贵的更可能有问题,就是得干净适合食用。一时我不知该怎么说,反正这东西很好辨别的。
至少我觉得很好辨别,或许是艺术家的口感?是不是艺术家有点远,艺术家的口感有点近,我吃什么喝什么,比较敏感一些吧。还真不是看牌子看贵贱的,不懂。就是感觉。正的食物很正感的。
或许是教训吧,小时候有次同学请火车站附近吃饭,我一吃菜都不对味,还是吃了,回来难受好多天。
若真是没吃的没喝的,那活命就算了。
如今条件都算好多了,吃喝要注意。给自己吃喝的啊。
怎么说都不行。
人差别的是认知,和改变认知的理解力。
真的好好吃喝,不是贵的,就是正常的,也费不多少钱的,省也省不多少的,要的是省的感觉吧。
还一例,多年前,我还少年呢,在火车上买口香糖,很便宜,比平常便宜一倍多,发现一个都不能吃。
从那我就记住教训了,欲省则费,便宜是便宜不能吃了,那不白扔了。
也想起我一好友,一次来,去吃早餐,我说去吃油条胡辣汤吧,他一看边上有个鸡血汤,吃那个。我觉得他就真的已经是个都市人了,不是他不节俭,都要过日子的,而是他能清晰认知衡量。鸡血汤虽然贵,也贵不多少,品质性价比。当然,他可能也是想给我改善下生活哈哈。
不是他穿的好,吃的好,各种好,而是他一举一动的选择和判断。认知和理解。
这个真不是有钱没钱的事,我家也不算很困难,这是一种认知。有很多很困难的,吃喝的也很正的,水保持干净,食物保持清洁新鲜,餐具科学,餐具一定得好的,这个很关键的,不难的,贵不到哪儿去的,耐用。吃喝上不是贵和便宜,是饮食的安全和性价比。
想起有个牛津博士的同学就喝白开水,这个科学的。
大都市的素养,就想起当时在那工作时候,一次和同事去拍扶贫,虽然贫,也有两层小楼的,或许是看到了我们的疑问,负责人员还解释。我们也理解,情况不同,对贫的概念不同。
那个小男孩,不到十岁,拍摄摸狗,摸过之后会去洗手。
导演就说,这就是大城市和村落的不同,他会自然的去洗手。
我印象很深。很多差别就是一种很自然的认知。
村姑不村姑不是穿着的,是具有的认知和素养。
友人不是村姑。
我和她呆过一阵,她知道每天吃水果,给我用的东西都很干净,嘱咐我,都很细致周到。
这个不是贫富美丑,是一种内在素养的,认知和理解力。
就想起句话,大意是说女孩子上大学四年就不同了,开始看起来很土,后来很时尚。也有大学校长说,熏都能熏出来。
教育能改变人的认知的。更根本的是一种内在的。
认知和理解力。
这是为什么本科率在任何社会都很重要,很能说明问题。
就是认知和理解力。
随着发展,村姑会越来越少,并不是村落不在了,而是村落也现代化了。
精神的现代化,物质的现代化,这就是发展吧。
人们越来越健康,也越来越文明。
很多改变和进步是看的见的,也真的需要时间。
人不是外在的,虽然外在很明显。
是内在的认知理解和素养。
我觉得我那友人,是典型的都市女孩了。而且还真是大都市的。
这是很明显的。
这也是大都市的文明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改善。
这无关贫富美丑,也无关是不是节俭,那友人老说自己抠,理由是当年该给我花钱,我草,逆天啊,我是个男的我还不花呢。我是不会花,不会生活。这理由,酷吧哈。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的,如她绝不会吃坏的水果,也不会看到水果坏了先吃坏的,吃着吃着都坏完了。
其实包括很多应对了。
真的新的一代,至少是八零后了,九零,00 ,10都快长大了,会越来越好的。
这里面更新的就是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
八零估计还不行,受上代影响太大。
我想起我早几个月见到一些同学,觉得和二十年前一样,看他们还如是在一个罐头瓶里,憋闷着。我不知他们看我是否也如此。
有时候我看很多人,就如看到人在罐头瓶里,小小的罐头瓶憋闷着。一个一个,排列着。
我应该也在,或许最大的不同只是,我认知到了这么回事。
最后说下村姑的好,热情善良,勤劳真挚,村姑我熟悉,我村里的。
如此说,是提到村姑的认知一些狭隘和固执,不是说村姑不好,是能更好。
很多凤凰男到都市相处的矛盾,就是认知和理解,并不是能力和才干,人家都凤凰男了,超级杰出的。
甚至和长辈的生活冲突,也多是因为认知和理解。
这也说明,我们发展是很快的,在两代人之间,就形成了过往和现代化观念的冲突,随着发展,再过两代人,应该就真的现代化了。
人的觉醒和认知,三代贵族,或说三代正常人,人的人,说的大概就是大发展下的一种进步。中间那代人摆脱父母的狭隘禁锢,越来越走向正常,走向更好。
人真正差别的是,认知和理解。
金州。2023/8/5。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