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攀比
(2023-04-19 13:28:21)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逻辑攀比
2023/4/19。12.59
攀比是一种现象,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所以无法劝说不要攀比来阻止攀比。无法靠改变现象而改变现象。就想起一事,明初,朱元璋出身贫微,非常清晰民间疾苦,大力反贪,做法可谓残酷残忍,有县令贪污,剥皮,做成鼓,放衙门门口,给下任县令个警醒。管用吗?没什么用,不仅通过现象,无法改变现象,连收敛都没。攀比一样的,作为一个现象,它是无法通过现象改变现象的,无法通过劝说不要攀比,诸如此类来改变的。
那,攀比的本质什么?有人说,是因为差距。古人就如此认为,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逻辑思辨上是不对的,因为当强调均的时候,恰会强化不均,而如何均,都无法真的均平。这就如强调正能量的时候,其实负能量恰被强化了。多年前我就谈过这个问题,你不强调正能量,可能人们还未认知到负能量,一强调正能量,负能量就明显了。自我感触更明显了。
这里要先说下攀比的问题,忘了,因为如果一个现象没有问题,是好的,那何必改变呢。攀比的问题,古人认为,就是容易让人不安份,看法也是不符合逻辑思辨的,今天逻辑谈,攀比的问题,主要是让人丧失了自我,在现代文明中,自我是基础,把自己活成了追逐别人,失去了自我。
攀比的本质,社会的一切本质来源于其结构,偶然事件除外,偶然事件也不是现象。人的一切本质,来源于其自我,偶然除外,同样,偶然也不是现象。
如果一个文明出现了攀比现象,这当然是不好的,人丧生了自我,就丧失了判断,最简单的是失去了道德和良知,更根本的是,失去了自我,自我的人生和创造性,都迷失了。
如果一个文明出现攀比现象。一般是两个本质点。
一是,社会分配出现了很明显的问题。
二是,个人陷入极大不足。
如果从个人谈,攀比首先是发自个人的社会现象,那本质就是,个人不足。如果假设个人足够,注意这个足够不一定是财富,如,精神,存在空间,保障,当然,直接是物质基础,如果处于一个足够,他是不会攀比的,思辨和实践都很明显,攀比现象在一些文明中,一些人中,基本不存在,就是每个人都是足够的,当处于足够就发展自我了,普通人的游玩,吃喝玩乐,一些天赋者的创造性了,他们的收入也并不是特别高,但整体处于一个足够态。
这又牵涉到一,社会分配,社会现象的本质还是社会,人们所感到的不足,是由于社会发展快,但其收益并没有回到众人,也就是满足是个相对态,人也在发展,但没有社会发展的快,而社会快发展的效益没有回归给众人,所以相比就感到了匮乏。
人攀比的本质,是希望自己过的也那么好。攀比本身是生存态不足的一种自我动能。这些攀比未必是财富,包括地位,这说明地位带来的综合力,是具有碾压的,人们期许的是一种满足态,自我态。
所以,要防止攀比,也两点,一点是,社会分配均衡,让人处于存在满足态。一点是,在结构上处于均衡,让地位力无法形成碾压。
只要做到这两点的,攀比都不会成为一个现象,或说基本就没有攀比。
金州。2023/4/19。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