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现代的缺钱

(2023-04-05 11:57:32)
标签:

金州hnlk

本质

分类:

古代现代的缺钱

2023/4/511.22

有次论及古代邦和现代邦缺钱的问题,这问题相当妄想了,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想着大餐。但说说也挺有趣。

所有文明中的邦缺钱,都只有一种方式,就是,取之于民。它也没其他方式,邦本身并不生产,是个管理服务结构。

取的方式也基本都一样,就是,税,或税的形式,因为只有这个才能普遍征取,且似有规则。所以说很多问题并不是有没有规则,而是对规则的审视,就如古代法也有规则的,但规则不合理哈。

现代税和古代税是不一样的,本质不一样的,主要是古代税是一种掠夺,而现代税是一种获得上的平衡。

 

如,古代的人头税,甚至光脚税,各种巧立名目了,各种苛捐杂税,它是一种掠夺形式,上路甚至都要交上路税,太多太复杂了。世界皆然,它是直接掠夺。类似的很多。

而现代税,是在获得上的平衡。如,所得税,你的先得。

 

古代税是随意的,没有什么思辨界限的。要收多少,怎么收,就看心情,最多估摸。而且唯独收税上,古代是有很大地区决定权的,朝廷就要这么多钱,地方怎么弄,地方想办法,也是因为古代结构不顾及下民的,力不来自于此,所以关于对上的很严苛,如僭越,可能该坐这个桥,坐的轿子规格大了,杀头。因为这是有关上的。

现代税是思辨的,如所得税,假设,就是个比喻,收入一万,收税一百,收入十万,收税八万,越高越高,是为了制造一种平衡,而且这个数额,多少开始征,征多少,不是想当然的,是有很科学的思辨和验证的。

所以有些现代文明域税很高的,至少看起来很高,但人过的很好啊,就是它那种方式是科学的。不是乱弄的,比例和各种细节。

 

古代文明的征税主要是用于一些统御阶层的享用,特别简单的如薪资,它有庞大的管理体系,很多冗员,不必要的机构,还有高级贵族的奢华,甚至其他统御层的需要,如建造征战,需要很多资源的。

现代文明的征税,主要是用于群体保障和发展,简单就是高福利和创造范畴的。

 

这个根本是因为力的结构了。古代文明是家天下,或者扩大说,是一个层的天下,其他人性质上都类似奴,所以有文学家形象谈,分两个阶段,坐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世界古代文明皆然。

现代文明是群体文明,群选的,如果不能保障群体利益,无法获得力。就无法上台。如果上台保障不了,就被下来了。

根本是是力的结构了,来自于上还是下。为什么现代文明必须保障群体,力来自于群体。为什么古代文明不用,根本上不用顾及群体,它力不来自于这,简单说,我不顾及能怎么样,顾及是善意,不顾及是正常的。所以暴力颠覆的事情很多,世界古代文明都是。

 

现代文明的税会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合理科学的征税,然后用于平衡保障众人,用于创造范畴,这样众人更有机会获得和发展,良性循环。

同样,另一面现代文明尽量避免管理层的扩大和设定权限限制,一个现代文明域理论说是很少能感知到公职人员的,少。减少消耗。机构也很简单分明。甚至不存在统御层,总之就是减少空消耗。空消耗就是纯消耗,不创造。为了维持服务的消耗。

古代文明不同,一旦古代文明到苛捐杂税,就是朝廷真缺钱了,而苛捐杂税大多用来维持空消耗,公职薪资,贵族奢华,甚至一些妄测的消耗,大搞不必要的建设,军耗,各种空消耗。无法形成良性。所以古代文明一旦到苛捐杂税,基本就接近灭亡了。它只有无限的苛捐杂税,直到群体实在无法承受,古代文明本身也不具有思辨和反思的可能。循环往复。

所以常说,现代文明是个奇迹的,因为按说陷入在一个循环中是很难突破的。

最早的现代文明就是所谓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五分钟,不该说是人类史,是人类结构史,文明史,但确实也是人,就是那个人名城市的某盛某,200多年前那关键的五分钟里,他放弃了自我的权,如果他不放弃,他就是一个新的国王,他放弃了,诞生了一个新的文明结构,而且他就做两期,不做了,死活不做了,觉得没意思?也形成了其域和现代世界的规范,都从那儿学的,当然也有科学,四年,不好就换,八年,足够实行一个策略了,新上的,旁观者清,好的继承,坏的舍弃,发展就积累叠加了,效果,很明显的效果了,不多谈了。现代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的结构,可以说是个奇迹的。虽然来自于现代文明的思考,思考么,想什么的都有,而第一个完整实践,可以说有些偶然的。突破或许多是因为偶然吧。挺有趣。

 

金州。2023/4/511.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