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观中的艺术

(2023-02-21 02:38:36)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文化观中的艺术

2023/2/211.46

偶听人谈这边一幅名画,上面很多他人的章,说,有章才值钱。这么谈,也就是谈着玩了,但谈了一个客观,这边很多字画上都盖了好多各种人的章的,如据说最爱盖章且有条件收藏很多字画的乾隆。我就忽然想,这如果是西方名画,出现这么个情况,这是什么个情况,恐怕也没人想着去盖个章什么的,真没有。这一种文化艺术观的不同。直接点说,就是,没有尊重和欣赏。非得要玷污了,好沾光,而后来竟然觉得是增光,这真的无关艺术了,是有些奇怪的客观。

在这边的艺术,是附庸风雅,雕虫小技,可见很多所谓艺术家,包括文学,绘画,音乐,文学最显著,都是官身,所谓唐宋八大家,都是身居高位的。几乎所有古代文学家都是如此,很少白身的,是极少。

而在西的艺术家中,基本都是白身,为艺术而艺术。他们认为艺术是天才带来的,是人类精神的真谛,是开启人类的进步的奇迹。这在逻辑上也很好理解的,一旦人类进入一个循环,如古代社会,从自发原始的艺术进入,是很难自我超脱的,会一直在一个秩序里,是人力很难改变的,就只有天才了,所以人类第二次大进步的开启是文艺复兴。是文艺开启的。第一次西认为是古希腊文明,世界角度看,可以当是一些原始自发的艺术。

今天衡量一个古老文明,一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其古老艺术,如,《荷马史诗》《诗经》,甚至更古老的一些壁画,山洞里的,牛啊,手印啊,因为那确定了人类已经形成了精神,思考。能超越自我之外思考,动物是无法创造艺术的,创造艺术需要能思考到自身之外,艺术就是表现到了自身之外,即使是描述自我内心的文学,也是在自身之外的。如果不能到自身之外,就看不到自己。

我对这边的字画兴趣不大,并不是觉得没有价值,这不是我能觉得的,我怎么觉得都没什么关系的,是对那种盖满印章,甚至各种还有题字的一种觉得不尊重甚至玷污感,所谓西的名画,存在数百年的多了,都干干净净的,那是对艺术的一种自然自发的尊重,肯定也有很多收藏画的人,不会留下痕迹,那些旁余的痕迹对艺术都是一种玷污。而那种这边字画的玷污,反而被后人当做一种荣光,这一切真和艺术没关系了,而和艺术相关的和艺术没关系,那是一种艺术感,人心的区别了。当然,这边不是最差的,最差的连基本的艺术都没有,这是人心差距的一个表现吧。

而有时我觉得,这不是三五百年的事情,这甚至是一种本源的区别,这样下去又容易产生人种说,很多哲思者从逻辑上都有所认同,如即使是被这边盛赞的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也谈及过此类问题。但今天是人类同等,或者是诉求一种更好的人类未来了。

艺术,至少是挺有趣的,我也信是人类的根本存在,根本动能,这也是,为什么逻辑越是清晰的族群,艺术的价值反而被认为越是高。就如前面谈及的,人类的进步从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从艺术上可能,所以在逻辑推理上,推到最终,就是艺术,艺术如何而来,艺术家的灵感如何而来,不得而知了,所以说是天才。天才这个词,指的只是艺术家,这在哲思中是被群体认同的。科学不是天才,虽然价值更直接,科学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科学是一定会有人做的。是一种承接,就是快一点慢一点而已,但艺术不是,如果没有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就不会有那么一种所在,艺术在根本上是不承接的,虽然艺术的天才需要天才的土壤,这很好理解,唐诗之后,宋诗就不行了。在世界更明显。哲思最直接,一些伟大的哲思者,改变人类的人,是极少出现的,而一旦出现就真的改变了人类,也就是人类新文明的今天就可以通过几部著作来发现本源。哲思还不算是艺术了,是艺术形成后的,一种直观对人类群体思维的进步,所以,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思想来自于艺术感。所有的哲思者本身对艺术或艺术感都有很深的了解的。

关于对艺术的推崇,想起几件小事来。挺有趣的。

伏尔泰写文章爱骂贵族,骂的比较犀利,有贵族就要揍他,揍他时候还提醒,别打头,别打坏了,他不能写了。

贝多芬,不给公爵让道,说,世上有无数公爵,只有一个贝多芬。公爵也认同了。

马奈的野地晚餐那个,比较犀利的绘画,当时没入选,有个落选展,那时候可能还是皇帝之类的,拿破仑的后代什么的吧,看到,觉得这个不合适,但他没说把这画给烧了,把画家给处理了。而是说,以后就不要办这个落选展了。当年入选的和落选的是什么,今天都不知道了,因为马奈那幅画才让人知道有那么回事。

挺多的,挺有趣的。也就是在西,似乎是一种自然自发的艺术观。是一种群体都默认的认同一样的。

莎士比亚时代,英王问,谁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英王的意思应该是夸夸我,可见当时的英王也很傲慢自满了,辅臣说,是莎士比亚。辅臣竟然敢这么说,而英王也认同了。没说处理辅臣,处理莎士比亚。

更有个极致的,萨德,狂乱小说了,今天都很不被很多接纳,但就因为他能写这个,关了好多年,最后放出来,没人去杀害他,不仅不会因为他著作狂乱,去伤害他,而且因为他能著作,所以要保全他。让他著作下去。

今日偶尔看了部内学者写的学术著作,其实算挺好的了,但总觉得不足。就想来有两点,一点是,基本等于什么都没说,就是总结一下,摆下一些名作中的观点。二是,很狭限。

当然,对一个学者不能过多要求,涉及的也是较敏感的范畴,性。就想,或许是天分,不能要求每个都成经典,也或许是,一种选择带来的,就如一些人奇怪一些专家怎么做到专家的,人有什么思想都不奇怪,但一些思考如何能专家那个位置的。是一种择取结果了。

这让我忽然想起情商,情商这个词,似乎很被提倡,情商高,情商低,我第一次听到就觉得很奇怪。要说智商吧,其实也不是很被提及的概念了,是一个学术类的。情商都成了社会认同的概念一样。

我觉得情商这个概念的奇怪,就如开头谈,听人讲名画,我觉得那些题字印章是对原作的不尊重,是一种玷污,却被当作荣光来谈。情商我感觉就是教导虚伪一样,不让真诚,却被当作赞誉的所在,怪怪的。

情商高,应该就是人情世故好吧,人情世故未必不好,是一种暖情,但人情世故还是该真诚的,情商更像一种虚伪,感觉特别不好,对人的善意,表达的善意该是真诚自然的,却成了情商,还高情商,低情商,很奇怪。

如果从逻辑谈,人情世故,过度的人情世故对人的消耗很大,人的生命是时间,创造的时间,一个人的价值不该通过人情世故体现,因为那不创造,人们却执着于人情世故,甚至在人情世故中发展出高情商低情商之说,虚伪的曼妙一样,那不是人情世故了,那像一种事故。一种灾难。

这一切似乎都是相关的,就想起为何可谓精通古学的梁任公说,要务是译书,什么都试了,师夷长技,维新,都不行,他看到了根本,是译书,新人类时代的思考基础。鲁迅也精通古学了,第一个古代小说史是他写的吧,他却提出,这边的古书不读也罢,最多是不会做文章,要多去读西著,即使是颓废的,也是活的颓废。挺有趣。

今天说西学,只是一种学术概念了,为了区分,其实从一种根本谈,都是人类的,好的,能带来好的,就可被运用为好的。人们何止不局限于地域了,连人种都不局限了,这是比地域更明显的。世界一体,人类共同进步,这或许是人类新时代的一种美好可能。是一种广阔。为中华崛起。

 

金州。2023/2/212.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些话的趣
后一篇:艺术知识价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