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偶然率
(2023-01-07 17:27:55)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否定偶然率
2023/1/7。16.58
想起有人说投胎是门艺术。这话说明了对艺术的爱。无非两点:
一是认为自己处境不佳,希望投胎在豪门。这说明了隔层的严重形成,一方面是两极了,要么好,要么差,一般都很难。一方面是,出身决定论,形成的社会隔层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不是说二代生的好,而是一般人如何努力毕生都无法达到二代的起点。所以,只能投胎了。
这类应该是少的,因为二代毕竟是少的,是一种侥幸偶然率了。
二是,希望生在好的域,更加的公平开放。一方面给予个人更大的空间,通过努力能实现梦想。一方面,对基本的保障和自在开心能获得人生。好的域和差的域差别的不是富贵的人,那个基本都差不多的,差别的是不富贵的人,差别的是一般人,甚至更明显的是穷困的人。所谓好的域,不是富贵的人过的好,而是一般人甚至穷困的人有更好的生活存在和精神状态。
这类希求应该是居多的,因为这是一个大概率,在这星球上,独的体系是很少了,独基本就一定意味着暗,而君主基本就一定意味着邪恶,逻辑上如此,因为君主总会伤害到他人,而是君主自我的决定,要自我承担责任,它的决策并不是群议的,理论说都不合法的,是一种执意,逻辑就是妄为。所以没有伟大的君主,君主都是逻辑上邪恶的,在先进文明的思辨和表现如影视中都很明显的。
概率谈,这或许是投胎艺术的真谛。
就是一个否定的偶然率,不是想成为最好的,而是希望能否定成为最差的,希望否定掉这种偶然率。希望一个更公正自在的多元存在中自我的存在。
在好的域明显的表现往往存在是多元的,人们不自卑不攀比,因为存在的多元认同了价值的多元,都是有价值的,而价值又归属自我,可以说都是快乐的,自我认可的。在一个不良的域,价值往往是单一的,具有某个单一价值指标就具有了所有的价值,反之不具有就失去了所有的价值。必然表现是在单一取向上极度的攀比,自卑与狂妄普遍存在,人生价值点普遍丧失,普遍郁闷,自我价值缺乏多元的立足点。
否定的偶然率在现代文明中很容易见到。就是,并不是希望要最好,而是否定最坏的,否定最坏的偶然,尽量否定最坏的偶然。
就如波普尔谈现代文明的群议体系,说,这不是为了最好的,而是为了防止最坏。最坏是什么呢?就是群体暴力推翻主导。那会造成很大的毁灭。不论是人群上,还是物质建造上的。
就是谈到一个否定的偶然率问题。其实就是通过有效的体系尽量避免最坏的偶然。
在选择中,只能选择一个,就是,要么致力于避免最坏,要么致力于达到最好。如果致力于避免最坏,那就等于放弃了达到最好,不能二者兼顾。
当然,也有致力于达到最好的体系,二十世纪比较明显的也有许多,实践结果多如荷尔德林那句话,建造最好的努力,带来最坏。从逻辑上谈也是很简单的,因为当为了最好,最好就是一个单一目标,必然排斥多元,不是最好的就是坏的,是必然导致更全面的坏的结果的。
但当为了避免最坏,不是最好的就是好的,是认同了多元,达到的活力创造性,人的发展和诸多构建,往往是显著的。
而根本从逻辑谈,就是否定的偶然率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思考概念,根据这个概念,只要能避免最坏,就一定能到达好,如良性社会文明关注弱势群体,只要弱势群体能保障好,不用管好的。展现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颂扬,只要社会问题解决好,坏的变好,解决好,不用管好的。所以看一些先进文明域的信息体,总是在说问题。
否定偶然率的逻辑到投胎上却是一种大悲哀了,因为表明着明白后的绝望。但包含的否定偶然率是清晰的。也就是这种思考逻辑上谈在一种现状存在中是对的。这是特别尴尬荒诞的一种所在了。
当然,更尴尬的是,投胎这个所在,前世今生,逻辑上科学上都不大可能,科学上是生命原理,逻辑上,如果有前生,今生不记得前生,等于没有,人是一个记忆体,也说明了人的精神根本。不知这是否又牵涉到注定,如同解构荒诞的荒诞了。
金州。2023/1/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