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郭子仪 元载 鱼朝恩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资治通鉴 郭子仪 元载 鱼朝恩
2017/11/3。0.33
卷二百二十四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大历四年(己酉,公元七六九年)
春,正月,丙子,郭子仪入朝,鱼朝恩邀之游章敬寺。元载恐其相结,密使子仪军吏告子仪曰:“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吏亦告诸将,将士请衷甲以从者三百人。子仪曰:“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乃从家僮数人而往。朝恩迎之,惊其从者之约。子仪以所闻告,且曰:“恐烦公经营耳。”朝恩抚膺捧手流涕曰:“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
这段可见元载的心机,他不仅能“密使子仪军吏告子仪”,而且能使“吏亦告诸将”。
幸亏郭子仪是个大明白人。说,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
元载不仅是要害鱼朝恩,还是要害郭子仪。
而郭子仪反手就又害了元载,他实话实说和鱼朝恩,鱼朝恩当然明白怎么回事。他和元载的矛盾更激化了。
郭子仪这水平,真不是一般的水平。
郭子仪(697年-781年)
元载(?-777年)
鱼朝恩(722-770)
倒是想起早间上厕所看到的一则。
七六七年,
十二月,庚辰,盗发郭子仪父冢,捕之,不获。人以为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子仪自奉天入朝,朝廷忧其为变;子仪见上,上语及之,子仪流涕曰:“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朝廷乃安。
~~~
这毁坏郭子仪父亲坟墓的人,当时我记录简单认为是鱼朝恩,却忽然想,或许是元载。他要陷害鱼朝恩。元载这个人,阴的很。
总之这个幕后主使,若不是元载就是鱼朝恩,因为这么大事,郭子仪不追究,皇帝竟然也不追求,明显是幕后事情大。
从这两件事,也可见郭子仪这个水平,确实是高到神奇的地步。简单总结他这个水平就是,不中敌人的圈套,你越想让我怎么,我越不怎么,不仅如此,而且能反伤敌对。很高级的。
挖坟,明显敌人是想让他暴怒,人都认为是鱼朝恩干的,就是想让他针对鱼朝恩,他不,他或许知道是谁干的,或许不知道,但他先选择不坠入敌人的圈套,你越想让我发怒,我越不。
见面,他虽然也未必知道幕后主使,但他同样选择了先不让操纵自己,你越是想让我怎样,我越不,这不是故意叛逆,这是明智为基础的。他把这个问题交给鱼朝恩,小人的争斗还给小人,鱼朝恩肯定知道是谁,谁是他的对头他能不清楚。
这真是无声惊雷。大智慧,大厚道,大判断。
郭子仪真千古奇人也,在那个乱世,游刃有余。当时,若论军事才干,郭子仪,李光弼不相上下,甚至李光弼要高于郭子仪,安史之乱,主要的平反战将,就是李光弼,李光弼是郭子仪推荐的,他们两个不和睦,李光弼有点耿介君子的意味,治军很严,不擅长为人,可以简单归为军事天才,任何一方面的天才一般都意味着其他缺陷很严重,最后和朝廷也闹得不和,他又是君子,不愿意彻底割据,自己也很郁闷,抑郁而终了算是。
郭子仪不同,这人是另一种君子,能和光同尘那种,他不奸诈,但足够狡猾,或说非常明智,德高望重,特别擅长为人处事,心胸也豁达,在他的时代成了一个奇迹。这个人的一生所有判断,都充满了明智,明智到高于那个时代太多。太高。从他推荐和自己明显不合的李光弼,到调和和李光弼的关系,从他在关键时候,杀掉叛乱的旧部,说是迎立他的,从他以收买人心为主,而不从严治军。太多太多的应对,都很关键清晰。他是个忠臣,忠心大唐,也是个能人,名将,但更是个明智的不可思议的人,明哲保身,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浩然豁达,他能识人,能得人心,连皇帝都信任他,不猜忌,功高盖主,历来没几个人能善终,他能。而且终生被信任,受到猜忌,罢黜兵权,他也不郁闷,重新为帅,也很奋力,这真是一个大境界的人,似乎又与世无争。从不怨怒。这是个真的高人。在他出现资治通鉴的时代,凡是提到他,似乎都璀璨浩瀚如星空,那么不俗,而又那么自然。一个神奇的人,他似乎超越一切,又在那个世界。他似乎从不显著自我,却成为那个时代最显著的人。是个神人一般的人。从人在世界的角度来说。
金州。2017/11/3。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