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一
(2023-06-30 06:11:28)
标签:
合肥行知教育集团方正教育经典诵读清史稿 |
分类: 经典诵读照见 |
李端棻 徐致靖
李端棻,字苾园,贵州贵筑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十年,出督云南学政。值回寇乱后,荒服道亘,前使者试未遍,端棻始一一按临,文化渐振。光绪五年,转御史,以叔父朝仪官京尹,回避,改故官。累擢内阁学士。十八年,迁刑部侍郎。越六年,调仓场。前后迭司文柄,四为乡试考官,一为会试副总裁,喜奖拔士类。典试广东,赏梁启超才,以从妹妻之,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
维时康有为上书请变法,兼及兴学。二十二年,端棻遂疏请立京师大学,凡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分斋讲习;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生。二十四年,密荐康有为及谭嗣同堪大用。又以各衙门则例,语涉纷歧,疏请删订,上尤善之,诏趣各长官定限期革前敝。擢礼部尚书。未几,有为等败,端棻自疏检举,诏褫职,戍新疆。中道遘疾,留甘州。二十七年,赦归,主讲贵州经世学堂。三十三年,卒。宣统元年,从云南、贵州京朝官请,复官。
徐致靖,字子静,江苏宜兴人,寄籍宛平。光绪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父忧服阕,二十三年,起故官。致靖尝忧外患日迫,思所以为献纳计。
论曰:戊戌变法,德宗发愤图强,用端棻等言,召用新进。百日维新,中外震仰,党争遽起,激成政变。锐、光第、嗣同、旭及深秀、广仁同日被祸,世称“六君子”,皆悲其志。内争不已,牵及外交。其后遂酿庚子排外之乱,终致危亡。此亦清代兴衰一大关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