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10天学生提分策略
(2019-06-05 05:06:52)
标签:
合肥行知教育集团方正教育中考前10天学生提分策 |
分类: 学生健康成长 |
昨天开了一天会,上午两个,下午两个。这里单单说下初三教师会:
中考越来越近,如何利用好临考前最后十天时间让自己更好提分呢?
中考前这段时间,结合三次模考,看看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找到自己的不足,全面反思、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后阶段复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同时系统整理初三以来各次大考试题和梳理错题,认真制订好后期的日计划、着手确定后期重点知识的查缺补漏。基础知识中的未考点和常错点,审题与答题,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一些细节性问题都是要关注的重点。
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试卷的分析和总结都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考试,几乎都是为了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分析,说白了就是考试后修改错题,分析考试中你有哪些收获,找出学习上的漏洞和欠缺,如知识体系上的漏洞、解题技巧和考试技巧上的欠缺等,然后归纳总结出适合你的考试技巧。但现实是有一大批同学还是只盯着分数,对试卷分析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分析,导致考试发挥不出应有作用,对于成绩的提升更是微乎其微。试题做错原因各式各样,比如,概念不清、不善推理、粗心大意、审题不清、没找到隐含条件等。统计出因各种原因而丢分的分值,找出最容易弥补的部分,通过逐题分析,研究试题出错的原因和应对办法。因为这部分分值可以快速获得,如果在后续学习抓住这类分值,那么你的总分也会有飞跃式的提高。
备考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减少失分。在考场上,只要少失分,就能多得分。平稳过渡,适当保温,调整考试生物钟,把最佳状态调整到中考考试时段。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二是加班加点。前者过分放松,后者又过度紧张,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适度紧张,每天在考试的相应时段进入状态,保留一定的考试感觉。平静当中有紧张,紧张之余要放松。考前一定要保持临战状态,过于放松反而在中考时会调整不过来。孩子们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不要再熬到深夜,更不能睡懒觉。这样坚持几天后会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考试就会精神满满了。
整体复习内容安排,最后10天这样做
合理安排好这十天的时间,重点内容还是放在最有把握拿分的基础题、中等题、重点题型以及一些创新题上。越到后期各地的模拟试题就越多,所以不要随意做套题。重点对付以往的错题或回炉题,错题回顾,旧题新做。
很多同学在试卷发下来那一刻,总是会说,呀!这道题这么简单,但我为什么没做出来呢?其实这是因为你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回忆再现能力差,也可以说是对知识点的运用不够熟练。你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在脑海里回忆相关知识点,以提高你对知识点的印象。除此之外,还需要记住一些典型题的解题方法,模仿着练习一些类似的题目,考试时就不会找不到切入点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你并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是你脑海里的知识体系不够简单明了,导致考试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通过浏览目录、章节总结、深入思考、将知识节点可视化呈现出来,并且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研究透彻。考试前将之前做过的此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总结记忆一遍,方便考试时直接套用。
审题不清,造成对题意误解,看似是因为考试过于紧张导致的,其实更深层的反映出学生平时只顾刷题而缺乏对试题的总结,没有意识到揣测命题人真正意图。遗漏题目中的隐性条件说明学生对题目信息思考不全面,反映出学生平时学习时并未有意识的让自己进行深入思考,解题技巧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可以通过错题重做的方式加强训练,或者针对缺少信息、信息多余、条件隐蔽的题目来个专项训练,以达到提高对题目中隐含信息的挖掘能力和提炼要点的能力。
试卷中的简单题、基础题做错了,甚至感觉压根不会做。那么需要学生集中时间,从知识的源头下功夫,把漏洞修补好,可以通过快速浏览知识点、或者精读课本、背诵知识点内容以及针对性训练的方法来夯实基础。
不会做热点题、灵活性比较大的综合题,可能是学生平时缺乏对此类题目的练习,没有深入思考的过程,不能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把薄弱环节在纸上按不同学科一一罗列出来,逐一阅读每本书上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论述,详细比对解题步骤和最终结果,弄清暴露出来的问题,快速了解热点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大题答的满满的,但分值却不高,说明学生忽略了核心关键词,答题时并未抓到要点。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强行记忆的,并没有完成内化,没有理解,当然也就达不到熟练运用的地步了。建议学生平时做题时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着去看参考答案,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注意总结答案中的得分关键点,研究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以提高对把握答案要点的能力。中考卷的难度一般比模拟卷低,出现偏题的可能性较小,考试前夕做往年真题卷,可以提升学生信心,熟悉题型。以每三天为一个周期,按照中考的时间安排,在相应的时间点和时间段里做一份往年真题卷。每一份考卷做完后,应与标准答案仔细核对,在核对中体会“采点给分”的评分方法,掌握分步答题的得分技巧。
对于经常犯错的地方,千万不要轻易放过,可能它就是中考的常考点。如果抓住,即使提升1分也能超越千人。所以一定要分析为什么经常做错?如果是因为知识内容上的漏洞,必须拿起课本,反复背诵;如果是解题技巧上的漏洞,尽快通过针对性练习,专题训练等方法弥补;如果是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是一时没想到的内容,建议将这个题型及涉及的知识点记到错题本上,时常翻看反省自己出错的地方。
考试时间不够用,经常出现会做的题目却没时间做。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平时做题少,缺乏进行限时训练;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将时间过多浪费在较难试题上,可以通过限时模拟训练来解决,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复习相关知识点,理清解题思路。提醒大家还要注意平时考试中暴露的应试技巧问题:时间分配、答题技巧等。做一些基础性习题,保持迎考状态。
不要迷信所谓的押题。如果说题型相同就叫押题的话,那我们在教学中,从初一就在押题了。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形成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千万要重视整理错题本,自主纠错反思。对于学习上碰到的任何问题,不懂就问,问同学,问老师,问父母,问朋友,上课问,下课也问。不要害羞,不懂装懂。问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要自己思考,实在思考不出才问。不要一遇到问题,自己还没思考过,就去问别人,那是没有进步的。着重分析自己做错的题,找出来多看看,找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加以克服。明白自己的弱点在哪些方面,及时补充提高。对于做错的题目,现在还有点糊涂的,多巩固几次,彻底弄透弄熟。对于完全摸不找头脑的难题,就只能选择放弃,时间不多,强攻难题无济于事,要集中精力解决自己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如果错题很多,重点可以放在以前做过的历年中考真题上面,这些真题中的错题(难度太大的除外),重点去看和理解,多做几遍,这个可以放到最后一周来做。最后几天提分,要注重量的积累,这样才能有质的飞跃。
五种最佳状态
1.思想状态:要高度重视,排除干扰,全情投入;顽强拼搏,坚守阵地。
2.学习状态:目标清晰,知己知彼。忙而不乱,科学有序。短时高效,主次分明。
3.心理状态:不骄不躁,平和冷静。紧张中有放松,压力下会调控。
4.身体状态:精神饱满,身强力壮。每天坚持课外身体锻炼,及时消除疲劳,及时给大脑补氧。自主放松调节,每日要有锻炼、娱乐时间。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中考。
5.生活状态:饮食卫生,营养均衡。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保证不了睡眠时间要懂得调节,调好生物钟。
四大学习任务
1.巩固基础知识。重课本、理考点,一定要争取再把课本看一遍。最后10天要回到课本,根据考试纲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梳理。只要是不考的,就不用看,只要是要考的,就一定要看。要对着课本看,把知识点看细看明白。同时要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整理,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平时就有整理知识体系习惯的同学,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者框架结构、笔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没有整理,那么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都有类似的框架结构图,也可以找来认真的看一看。此外,复习一下教材的目录也是很好的,看着目录,脑子里边把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看看是不是都记住了熟悉了。对于比较重要,但是自己还印象比较模糊的地方,要抓紧看看。
2.进一步提升综合解题能力,特别是在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答题速度方面要全部达到考试的要求。
3.及时进行练后或考后的总结和反思,力求在考试前充分暴露自己的存在问题,并确保在考试中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比如粗心的问题,考试从来就没有粗心这回事;比如答题速度的问题,怎样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4.做好心理平衡调节工作。一如既往、有条不紊、有计划有安排复习。中考压力肯定存在,关键如何对待,适当的压力可以增加战斗欲望,促使你兴奋起来,更好的迎接考试,但过大压力则影响正常的发挥。要把中考当作平时的模拟考试,做题过程中,要认真审题,会做的题一定要做对,难题不轻易放弃,能做一两步,多得一两分也是好的。
对家长的建议:
不管什么情况,最近这段时间不要跟孩子着急,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望或焦虑。孩子很敏感,这个时候也很焦虑。家长们要抓住孩子的任何一点小进步就要鼓励,给孩子多一些微笑和肯定,给孩子一份自信。
切实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科学合理搭配每天的饮食,增强孩子的饮食营养;及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心理辅导和压力疏导工作,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做好孩子作业的监督和辅导工作,确保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或电脑游戏。行百里者半九十,大家一起努力,孩子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在拼搏,家长们为了孩子的理想在努力,相信自己。
考试虽重要,身体健康更重要!备考阶段,考生家长一定要搞好考生的饮食卫生,注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饮食;讲究食物多样,不偏食,不挑食;按时按量有规律进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不到无证照街边小贩购买食品;不暴饮暴食和盲目节食;避免油炸和可能诱致过敏食品;适当运动以促进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环。不要吃剩饭菜和生冷食品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加蒜泥,既可杀菌又能增进食欲。在饮食选择上应本着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并保证营养素的科学摄入,可以熬些绿豆糖水、银耳莲子羹等既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清凉祛暑的食物。迎考期间,考生的脑细胞消耗很多,及时补充蛋白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多食些蛋白质含量高的精肉、鸡、鱼等食品,家长也可为考生准备量少而品种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有色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考生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考生提高记忆力、分析力。食欲不佳可以多喝一些牛奶,吃一些水果或是喝一些果汁来补充营养。对于考生熬夜等情况,建议可以适当在晚上加餐,同时提醒考生少食多餐,既保证了能量的摄入,同时避免了饱食后的困倦。
最后,要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你做不到,中考就是见证你成功的时刻,张开双手去拥抱自己,再努力10天,全力以赴,发奋拼搏,坚持到底,永不言败,给自己一个完美而又满意的答卷,没有什么不可能。
中考还剩下10天,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