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家书》卷十一

(2019-03-12 06:15:32)
标签:

合肥行知教育集团

方正教育

经典诵读

曾国藩家书

分类: 经典诵读照见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七月初四日)

澄弟左右:

到金陵后,连日周览城内城外各处,见沅弟布置之详密,用心之劳苦,将士之用命,皆为近日所未见。伪忠王讯供未毕,拟即在此正法,不必解京,用陈玉成、石达开之例。

余拟在金陵犒宴三日,七月中旬仍回安庆,中秋后再来办善后事也。沅弟精神业已复元。营中疾疫又作,新营较多,老营尚属平安。余虽极畏热,而日内应酬一切,亦不甚以为苦,弟可放心。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七月十四日)

澄弟左右:

初十日接奉恩旨,余蒙封侯爵、太子太保,沅弟蒙封伯爵、太子少保,均赏双眼花翎。沅部李臣典子爵,萧孚泗男爵。殊恩异数,萃于一门。祖宗积累阴德,吾辈食此厚报,感激之余,弥增歉悚。

沅弟五六月来辛苦迥异寻常,近日湿毒十愈其七。初十、十一、十二等日戏酒宴客,每日百余席,沅应酬周到,不以为苦。谚称“人逢喜事精神爽”,其信然欤!

余拟于七月下旬回皖,九月再来金陵,十一月举行江南乡试。沅弟拟九、十月回籍。各营应撤二万人,遣资尚无着也。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澄弟左右:

前接排单信,知家中已得金陵克复之信,顷又接七月朔来缄。

余以二十日自金陵起行,二十三日始行三百里,至芜湖上之鲁港。将近八月,舟中尚燥热异常。回皖小住一月,九月初仍须赴金陵,换出沅弟请假回籍。顷二十日奏片已将沅弟旋归之意略露端倪。沅弟热毒虽未全愈,而精神甚好,当是寿征。余亦幸托平安,惟眼蒙甚,不能不改用加光眼镜。弟畏热异常,亦是老境,但不知眼光如何?

春霆在抚州之许湾大获胜仗,杀贼四万有奇。厥后崇仁、东乡、金溪次第克复,听王率六万人投诚,江西指日当可肃清。惟湖北之贼尚难速了耳。

致沅甫弟(同治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沅弟左右:

数日未寄信于弟,想弟悬系无已。余回省寓,内外平安。

弟撤勇之事,余必一一速办,除催李世忠及办里下河之捐外,再札上海官绅办沪捐六十万,并加函托苏、常绅士,必有收获,弟可放心。昨得筠仙信,已办六万径解弟营。

弟之退志兄应成全,兄之门面亦赖弟成全。第一要紧守金陵、芜湖、金柱三处,第二要分一支出剿广德,以塞众望。即令朱南桂与刘松山、易开俊三人进剿广德,而弟处分三支防宁郡、泾、旌,或亦一道,望弟早为酌定。倘兄之门面撑立不住,弟亦无颜久居山中矣。

熊登武、张诗日、刘南云三人,万不可放走。陈舫仙稍迟一步,明年再退可也。此外孰留孰散,听弟裁酌。

弟肝气不能平伏,深为可虑。究之弟何必郁郁?从古有大勋劳者,不过本身得一爵耳。吾弟于国事家事,可谓有志必成,有谋必就,何郁郁之有?千万自玉自重。

致沅甫弟(同治三年八月初二日)

沅弟左右:

弟肝气尚旺,遇有不称意之端必加恼怒,不知近日如何?实深廑系。天下之道,无感不应,无诎不伸。以吾心之且怜且敬,知外间必千里应之,亦必怜弟敬弟,万口同声。弟少耐数月以待之,而后知吾言之不谬也。

吾所望于弟者三大端:一守金陵、芜、金,一皖南北两支游兵,一修贡院赶十一月乡试。三者皆办到,则弟为我挣得十分体面,而弟回家亦心安梦恬矣。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澄弟左右:

余在金陵二十日起行至安庆,内外大小平安。

门第太甚,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自安庆以至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皆沅弟之所攻取,余之幸得大名高爵,皆沅弟之所赠送也,皆高、曾、祖、父之所留贻也。余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沅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余于俭字做到六七分,勤字则尚无五分工夫。弟与沅弟于勤字做到六七分,俭字则尚欠工夫。以后勉其所长,各戒其所短。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至嘱。

致沅甫弟(同治三年八月初五日)

沅弟左右:

初四夜接初一夜来函,俱悉一切。贡院九月可以毕工,大慰大慰。但规模不可狭小,工程不可草率。吾辈办事,动作百年之想。昨有一牍,言主考房后添造十八房住屋,须将长毛所造仓屋拆去另造,即不欲草率之意。

弟中怀抑郁,余所深知。究竟弟所成就者,业已卓然不朽。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而亦最空,故自周汉以后,罕见以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吾辈所可勉者,但求尽吾心力之所能及,而不必遽希于古万难攀跻之人。弟每取立言中之万难攀跻者,而将立功中之稍次者一概抹杀,是孟子钩金舆羽、食重礼轻之说也,乌乎可哉?不若就现有之功,而加之以读书养气,小心大度,以求德亦日进,言亦日醇。譬如筑室,弟之立功已有绝大基址、绝好结构,以后但加装修工夫,何必汲汲皇皇,茫若无主乎?

刘、朱两军望弟迅速发来,必须安庆六县无贼,兄乃可速赴金陵,至要至要。

致沅甫弟(同治三年八月初九日)

沅弟左右:

保举单收到,准于十二日出奏,一字皆不更动。其千总蓝翎可奏可咨者,现虽未定果奏,然要之不更改耳。

湖郡、广德既克,皖南自可不派游兵。刘、朱皆来皖北甚好,惟苦无行粮。江西盐厘七万金在途为风所阻,焦灼之至。萧为则七营,吾意仍以遣撤为是。秋纲早开,业经批准。里下河之捐,余只索二十万,盖深知彼间捐事有名无实也。

弟肝气未痊,全靠自己以心医之。弟若不知自爱,懊怒不已,剥丧元气,则真太愚矣。祁幼章方伯宿藻与余同年,其尸葬金陵城中,闻春浦先生派二仆来寻,望弟善视之。陆、涂诸公之尸,余虽有札与上、江两县,均望弟留心寻觅也。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八月十四日)

澄弟左右:

沅弟湿毒与肝郁二者总未痊愈,湿毒因太劳之故,肝疾则沅心太高之故。立此大功,成此大名,而犹怀郁郁,天下何一乃为快意之事?何年乃是快意之时哉?

余于本月为代具请假折,九月再奏请开缺,十月当可成行。余之精神日疲,亦难当此重任,然目下不能遽行引退,且待沅弟退后再作计议。

近日家中内外大小,勤俭二字做得几分?门第太盛,非此二字断难久支,务望慎之。

致沅甫弟(同治三年八月二十日)

沅弟左右:

今日乃弟四十一大庆,吾未得在金陵举樽相祝,遂在皖作寿诗,将写小屏幅带至金陵,以将微意。一则以纪泽寿文不甚惬意,一则以近来接各贺信,皆称吾兄弟为古今仅见。若非弟之九年苦战,吾何能享此大名?故略采众人所颂者以为祝诗也。东坡有寿子由诗三首,吾当过之耳。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澄弟左右:

沅弟之肝疾未平,湿毒更炽,克城封爵之后而郁抑之气并未稍减。余在金陵住二十余日,察沅心怀似稍开豁,病亦日减。近与余相隔二十余日,情复郁结,疾亦略增。余定初一日起程再赴金陵,家眷亦同去,并具折为沅弟告病开缺,回籍调理。沅见归期已近,或可速痊。然起行总在十月,但能归家过年,不能赶十一月初三也。

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庶几长保盛美。观《汉书·霍光传》而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观金日、张安世二传,解示后辈可也。

致沅甫弟(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沅弟左右:

弟疾日减,周旋众客,精神照应得到,至以为慰。

曾恒德等今日自京归,温、恒两弟又奉恩命,兹将谕旨钞寄弟阅。朝廷待忠勋之家有加无已,但愿吾家丁口日繁,子弟读书勤俭稍有成立,则弟之功所以垂裕后昆者远矣。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九月十四日)

澄弟左右:

余于初一日自安庆起行,初七日到金陵,初十日入署,内外平安之至。

沅弟湿毒未愈,而精神尚极完足。肝疾虽深而亦尚能自持,不至遽损真元。惟夜睡多不成寐,不知何日始得痊愈?初十日奉到谕旨,准其开缺回籍调理,恩赏人参六两,大约九月底十月初可以起行,十一月初三日或可到家赶上祭期也。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澄弟左右:

弟为送考两次晋省,实觉过于勤劳,兄闻之深抱不安。且弟于家庭骨肉之间劳心劳力已历三十余年,今年力渐老,亦宜自知爱惜保养,不特为家庭之际,不可过劳也。

吾入金陵署中已半月,大小平安。隔日至沅弟处看病,劝沅不必吃药敷药,此等皮肤之疾,终可不治自愈。惟夜不成寐,却是要紧之症,须用养心和平之法医之。

褚一帆事,不能请谥。盐局之事,全依次帅与黄、郭之言,断不掣肘。

致澄侯弟(同治三年十月初五日)

澄弟左右:

初一日,沅弟起程旋湘,吾送百里至采石矶。初四早兄弟分手,吾于本日即还金陵,令纪泽送至芜湖以上。

初五日巳刻纪鸿与叶亭甥到金陵署内,不知何以与沅船相左,不得一谒见也?

余身体平安,惟诸事丛集。撤勇极多,欠饷难清,尚费周章耳。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澄弟、沅弟左右:

接澄弟十月初九日一函、沅弟在汉口发信,俱悉一切。沅弟病势十愈六七,欣慰无已。

余近日心绪多不适,一则前有楚北之行,深虑各营欠饷无着;一则自上游来者,皆言沅弟病体增重;一则科场雨雪交加,严寒侵人,而萧、梁等约期之饷尚无着落。兹余既免湖北之行,而沅弟之病大愈,寸心帖然无忧,至幸至幸。乡试虽风雪苦寒,而头二场清吉平安。少荃感寒颇重,二、三场未能点名,若迅速就痊,则科场完美矣。甲五侄又生一女,望从此三女之后继以三男。科四完姻后,吾三家桐孙秀发,瓜瓞绵绵,斯为至祝。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澄弟、沅弟左右:

科九、鼎三两侄字姿俱好,鼎三善读书,大慰大慰。温弟蕴奇未发,将来其食报于此子乎?

余于十七日仍接督篆,少荃中丞之病已十愈其六,余今日进闱看视,尚有余热未净。

澄弟谓城中驻扎万人太多,所论极是。然昨日科场士子万余在城,与兵勇并无半点口舌。

沅弟与余约定,苟有银钱,即随时裁撤,今冬纵不能撤,明春必遣撤也。

盐务日有起色,目下淮南之盐以泰州河涸不能出江为苦,淮北之盐以洪泽湖冻不能运淮为苦,新春当大旺矣。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澄、沅两弟左右:

腊月初六接沅弟信,知已平安到家,慰幸无已!

少荃于初六日起行,初十日已抵苏州。余于十四日入闱写榜,是夜二更发榜,正榜二百七十三,副榜四十八,闱墨极好,为三十年来所未有。

韫斋先生与副主考亦极得意,土子欢欣传诵。韫师定于二十六日起程,平景孙编奏请便道回浙,此间公私送程仪约各三千有奇。

各营挑浚秦淮河,已浚十分之六,约年内可以竣事。

澄弟所劝大臣大儒致身之道,敬悉敬悉,惟目下精神实不如从前耳。

《鸣原堂论文》东坡万言书,弟阅之如尚有不能解者,宜写信来问。弟每次问几条,余每次批几条,兄弟论文于三千里外,亦不减对床风雨之乐。弟以不能文为此身缺憾,宜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也。

致沅甫弟(同治四年正月二十四日)

沅弟左右:

弟信言寄文每月六篇为率,余意每月三次,每次未满千字者则二篇,千字以上者则止一篇。选文之法,古人选三之二;本朝入选三之一,不知果当弟意否?

弟此时讲求奏议尚不为迟,不必过于懊恼。天下督抚二十余人,其奏疏有过弟者,有鲁卫者,有不及者。弟此时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以吾弟攻金陵坚苦之力用之他事,又何事不可为乎?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四年正月三十日)

澄弟、沅弟左右:

陈舫仙放陕西臬司,兹将饬知排递长沙转送,请沅弟专送陈家,并嘱舫仙迅速屏当,由家赴鄂,由鄂坐轮船来金陵,拜发谢恩折。折内照例声明“迎折北上,进京请训”。如谕旨令即赴新任,无庸来京,则舫仙仍坐轮舟回鄂,由襄阳赴陕履任。如谕旨著令来京,则或即从金陵北上,或回鄂由樊城北上,均无不可。请沅弟与舫仙商定一切,先行排递函复。或仿照江达川元年之例,谢恩折件请意城代办,附恽中丞奏事之便具奏。俟奉到批旨,如令进京,则坐轮舟由金陵北上,亦属妥协。二者似后一策更为易行,以达川有样子可循也。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四年二月初五日)

澄弟、沅弟左右:

少荃派郭松林等带八千人由轮船赴闽助剿,二月杪可以成行。侍、康二逆在闽,其焰尚张,将来必为江西、楚、粤之祸。吾乡近日风气人情,两弟细察之,不至更遭浩劫否?若沅弟仓卒用兵,足以捍桑梓之难否?次山中丞被查之事,不至去位否?环顾各省疆吏,殊乏满意之选,不审天意竟复何如?

金陵已撤八营,截至正月末止。将来拟再撤八营,留四千人守城。朱云岩定于五月遣撤,余亦次第撤散。

余身体无恙,惟心血日亏,目光不耐久视。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四年三月初四日)

澄弟、沅弟左右:

初二日接奉寄谕,饬沅弟迅速进京陛见,兹用排单恭录谕旨咨至弟处。

上年十二月,韫斋先生力言京师士大夫于沅弟毫无闲言,余即知不久必有谕旨征召,特不料如是之速。余拟于日内复奏一次,言弟“所患夜不成寐之病尚未痊愈,赶紧调理。一俟稍痊,即行进京。一面函商臣弟国荃,令将病状详细陈明”云云。沅弟奉旨后,望作一折寄至金陵,附余发折之便复奏。

余意不寐屡醒之症总由元、二两年用心太过,肝家亦暗暗受伤,必须在家静养一年,或可奏效,明春再行出山,方为妥善。若此后再有谕旨来催,亦须稍能成寐乃可应诏急出,不审两弟之意以为何如?

筱荃来抚吾湘,诸事尚不至大有更张。惟次山以微罪去官,令人怅怅。沅弟前函有长沙之行,想正值移官换羽之际,难为情也。

致澄侯、沅甫两弟(同治四年三月初七日)

澄弟、沅弟左右:

金陵昭忠祠纪将士劳苦之碑,沅不肯稍编节略,其名似谦,其实懒耳。弟以不能文为深耻,无以怔忡体弱过于自恕自逸。

如元年八九月雨花台之役,弟昼夜不眠至五十余日之久;三年四、五、六月,弟忧劳更甚,为日更久。岂当时体气忽健,异于生平哉?因众人藐视沅甫非能克金陵之人,发愤欲一雪其耻而伸其志,故忘其为积弱之躯也。目下用力于奏议文章,亦当稍存昔年拼命之意。不过一二年间,谕旨必屡催出山。一经履任治事,诸务冗杂,欲再专力于文章,则不能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