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稽古》全文
(2015-08-22 21:54:39)
标签:
合肥行知学校方正教育经典诵读小学教育 |
分类: 经典诵读照见 |
稽古第四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言曰:“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摭往行,实前言,述此篇使读者有所兴起。
立教
太任,文王之母,挚任氏之中女也,王季娶以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孟轲之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其嬉戏为贾衒。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爼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孟子幼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啖汝。”既而悔曰:“吾闻古有胎教,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以食之。既长就学,遂成大儒。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孔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明伦
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
孔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孟子曰: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老莱子孝奉二亲,行年七十,作婴儿戏,身着五色斑斓之衣。尝取水上堂,诈跌仆卧地,为小儿啼。弄雏于亲侧,欲亲之喜。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兪得罪,笞常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居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
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如有从而弗及。既葬,慨然如不及其反而息。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釆薇而食之,遂饿而死。
王孙贾事齐闵王,王出走。贾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去而晩来,则吾倚门而望,女莫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尙何归?”王孙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齿者,袒右。”市人从之者四百人,与诛淖齿,刺而杀之。
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
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之君感而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间田而退。天下闻之而归者四十余国。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孔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敬身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路无宿诺。
孔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