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中国新学校年度发现•2014“走进十一学校”

标签:
合肥行知学校方正教育参观学习十一学校教育 |
分类: 经历感悟反思 |
北京十一学校牛啊!去学习,买票,很贵,还难买,安排的也一般,但去看看的确很值,长见识。“印象‘十一’印象深刻,“原味‘十一’的原味十足,而“狂欢‘十一’则像个大杂烩,像游乐园进校园,像社团展示,也像菜市场,像一个海报所说:狂欢有余,艺术哪儿去了?
“中国新学校年度发现•2014‘走进十一学校’”在北京进行,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42个市县(区)教育局、教科院(教研室)的近2000位教育届人士参加(像我们以学校为单位参加的很少),活动为期三天,分别以“印象十一”、“原味十一”、“狂欢十一”为主题。
29日上午,在“印象十一”主论坛环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以《一切皆有可能》为题分享了学校变革沉思录;十一学校师生曹书德、刘梅、谢安琪畅谈“变革依然在路上”,发表了《为每一位师生的发展而设计》的报告;十一学校副校长田俊、云校创始人兼CEO林仕鼎展望了云校带来的教育想象力,揭示“未来已经热启动”;上海教育杂志社副总编沈祖芸针对十一学校持续优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与解读。
李校长主要谈思想:当学生发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恰恰教育的最好时机;当学生离开老师视线的时候,不要总认为他又去“犯罪”了,很有可能他去做好事了;社团只要成立,哪怕办了半年时间就死掉了,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成长和反思的机会;学校是每一个人的,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学校应该每年让老师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因此校长必须对老师好,你如果是火冒三丈的脾气,你到这个学校来要注意,小心你的票,制度会起作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工作不会使学校的工作扭曲;当制度与文化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先考虑的是改变制度;有统治欲的人不适合做一个校长、局长(李校长曾是高密县教育局局长、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学校要以培养学生信念为中心,培养学生信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没有学生立场的教育不会是真正的教育;不能搞所谓洗脑,洗脑之后,他一旦没有头脑,太可怕了。李校长关于目标管理的最后那个照片较绝。
29日下午,“印象十一”之三位教师教育思想研讨会,崔永元主持,十一学校的王春易、闫存林、周志英老师在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分享了教学经验,展示“课堂走出教育家”的成长之路。分享之前,都是先放微电影,分享之后,都献花。王老师分享“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次挑战之中”,闫老师分享“语文创造幸福的人生”,周老师分享“大于3”。随后,崔永元分别对话三位名师,并就“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教师”为话题发表了演讲。
崔永元妙语连珠,调侃三位老师手到擒来,基本是现场发挥,的确有才。也替老师说了不少话:爱教育、爱学生、爱孩子,说通俗一点儿,就是把学生当人教育就是育人,就是要让他们长大成人;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才,不是培养大学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就是为了培养人;多宣传优秀老师,少盯着个别败类,教育会更好,国家也肯定比现在要好;语言再优美,语文老师再有魅力,哪怕你是一个诗人,如果不从育人出发,不落实到育人上,充其量也只适合和乞丐一块儿晒太阳;老师很辛苦的,甚至照顾不到孩子,如果你的母亲是一个老师,那你的要求永远满足不了,这就是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母亲最大的区别,也是其最伟大之处;我是烟民,刚点着烟,就有学生魏东制止,我没听,还说在人民大会堂我都抽,魏东说,不行,因为这是我的学校,所以你不能抽烟,我永远记得这样的孩子,因为有一天他会说:这是我的国家。这样,国家就有救了。
30日上午,进行“原味十一”四个论坛,我们五个人参加“学生与环境”、“教师与教学”(郑主任、陈主任选的会场)、“课程与资源”(汪主任选的会场)、“管理与文化”(我和陈校长选的会场)四大主题分论坛的后三个,真应带政教处和总务处来人听听看看“学生与环境”。四个论坛主持人都是大家——李振村、李茂、李斌和沈祖芸,前三位的书都读过,是真爱教育的人。每个论坛5-6人发言,发言人则是十一学校的副校长们(秦建云、田俊、吴凤琴等)、中层干部和名师包括魏勇、常丽华。
30日下午,我们几个在校园转了3个多小时,体验走班选课及校园文化、叹为观止的学校设施。学校50余门类学科教室对外开放,开展20个学生现场活动。
31号上午,“狂欢十一”在北京十一学校本部举行,主会场持续半小时,央视朱军到场助兴,李希贵校长扮作美猴王,致以新年祝福。
昨天下午从北京返回,八点到家。今天上午去参加元旦越野赛。中午陪老家来人吃饭,下午去爸那儿。
选一些参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