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

标签:
hf38中方正教育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班主任工作评价教育 |
分类: 教师专业发展 |
我们的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是一个大写的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不断地成长,从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再到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
评价不是“盖棺定论”,不仅要总结过去,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发展,有利于发展,着眼未来,开创未来。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前景。评价是加油站,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
怎样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更有效。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应多肯定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发现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评价有两种:反思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反思性评价,以暴露学生的问题为目的,让学生看到失败与不足并反思、改正和警戒,是反面教育。激励性评价以发现学生的进步为目的,让学生看到成功和希望,并更加自信,发挥潜能,发展优势,再创辉煌,是正面教育。我们不否定反思性评价,反思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可以并存。我们主张转变评价的价值取向,由反思转向激励,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以反思性评价为辅。评价也是教育,不管是反思,还是激励,都是教育的手段。我们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形式也有两种。有的考试是为了让学生考好,有的考试是为了把学生考倒,目的不同。有的考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有的考试增加了学生的自卑,效果有别。考试,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学生因之增了光挺起胸,鼓足劲;有的学生因之失了色,低了头,泄了气。但是,如果考试让大多数学生自卑、泄气,或让一些学生连续几次自卑、泄气,这样的考试是失败的,否定了学生,也否定了考试本身。
我们的教育有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差生。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认识学生的视野。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榜样的激励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些榜样的存在而让曾经积极上进、热血沸腾的大部分人日渐自卑乃至猥琐。每一个期末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带着收获回家。
评价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评价思维的成果,又评价思维的过程、角度、方式和走向,从过程中看到分歧的原因、各方的优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方法,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
评价少搞竞赛型多搞参与型,开发每个学生的智慧。教师不能只关注第一,把大多数学生冷落,而要引导每个参与者讲出其构思,特别关注性格内向、表达欠佳、反应较慢的学生,让他们也对话、讨论、交流起来。
评价也是教育资源。教师不能简单应付、轻描淡写,以好、很好之类的话对待学生的表现,而要把评价作为一种教育,分析好在哪里,点评态度与情感,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或每一个板块结尾,引导学生对教学总结、评价和交流谈自己的感悟、收获、联想和困惑,并把这感悟、收获、联想和困惑作为教育资源,共同分享。
评价具有阶段性,更要有延伸性。评价要既解决旧问题又提出新问题,激发大家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评价不仅是画上句号,而且要画上新的问号。因此,评价既要总结旧问题的解决成果,又要重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