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备好课之五:备教法

(2009-06-09 07:33:22)
标签:

hf38中

方正教育

教师成长

备课

教育

分类: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没有绝对意义上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好坏是相对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学生、具体的教师而言的,是与当前的教学情境相适应的。

(一)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有一套操作规则和操作要领。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使用条件及范围。例如讲授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知识的系统性强,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和基础的教学方法;讨论法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适用于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发现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不同教学方法总有其适用范围和自身的局限,而一节课中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

(二)确立“构想”的意识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教学方法又是与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情境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说的就是人们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应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主要规划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步骤,是常有的事,而且事先设计得越具体,越周详,有可能需要改变的也就越多。而且,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生成中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我们一定要确立“构想”意识,一方面遵循教学方法的科学规范,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又要以“教无定法”的宽松灵活的心态来预设和调遣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随机应变,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和谐统一。

(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学方法的变革绝不是单纯的“方法”的变化,重要的是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超越方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教学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生学会学习,最后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1、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规律,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以造成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并以此为推动力,激其见而后开其意,导其悟而后达其辞。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启发的因素。比如讲授法,有效的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只要讲授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在讲授过程中提供鼓励性的即时反馈,并且与有效的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结合起来,讲授法就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的作用。启发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关键在于教师应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使采用发现法教学,也会造成机械学习,成为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或者是在表面的“活跃”中陷入散乱和无序,变成低效或无效的教学。

2、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情感教学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诞生出来的教学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富有情趣的一类,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角色表演、实践操作等等,这些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各种情趣体验,从知、情、意等多个维度来建立多功能的教学方法,克服理性与情感的分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四)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定的功能,又有其不足的地方。有效的备课不仅要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方法组合模式的灵活运用,即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的组合,应该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教学中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触及教材各部分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并为自己找到最合理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的途径。

袁方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