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文章 |
《班级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的研究 》
课题研究方案
天津五中课题研究小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是我校德育科研课题研究小组在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十一.五”全国德育科研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运转机制的研究》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之后确定的一个子课题。我们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子课题来进行研究,有如下几点理由:
一、是彰显、完善我校教育特色的需要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校的教育特色。班级文化活动是班集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势必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并且还要探索班级文化活动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彰显我校的教育特色,而且还能使我校的教育特色更为完善。
二、是应用、深化我校 “十.五”课题研究成果的需要
“十.五”期间,我校进行了《班集体活动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一.五”期间我校确定《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来研究,这将会使我们在“十.五”期间进行课题研究时探索出的一些开展班集体活动的理论得以应用。同时,新课题的研究也必将使我们之前进行课题研究时探索出的一些开展班集体活动的理论得以深化。
三、是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方面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然而由于任重道远,我们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有效的途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校 “十.五”课题研究成果表明班集体活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途径。因此,进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必将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探索出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四、是促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精神成长的需要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精神成长的过程。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状况虽然较为理想,但仍需提高和完善。班级文化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进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必将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精神成长提供充裕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机会。
五、是提升我校班级文化水平、建设我校校园文化的需要
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既能展示班级文化水平更能提升班级文化水平,而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它的水平的提升必然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进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必将提升我校班级文化水平,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
(一)课题的界定
《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包括两个变量。其中自变量为“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是显性变量;因变量经分析研究确定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状况”以及“班级文化水平”,是隐性变量,其中“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成长”这一因变量是直接因变量。
所谓班级文化活动是指以班级为载体,发挥文化的作用,师生为达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班级、校园的和谐发展而采取的行动。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指的就是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有效活动形式。
2.因变量的内涵
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状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包括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状态、个性品质等几个方面。诸如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心理素质、性格品质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二)课题的假说
《班级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班级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有效活动形式。揭示班级文化活动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成长的关系。本课题假说如下:
1.各种类型的班级活动或显性或隐性均带有文化的特征,从文化的角度精心设计,巧妙组织,科学开展班级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成长。
2.深入发掘、及时捕捉与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有关联的一些文化事物、文化现象。通过科学分析、系统研究这些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精心设计、巧妙组织,科学开展班级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成长。
3.从文化的角度精心设计、巧妙组织、科学开展班级活动能够从一个侧面探索出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机制,最终使班级成为一个和谐育人、高效育人的最优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突出的两个重点:一是哪些类型,哪些方面的班级文化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成为其精神成长的动力;二是怎样设计、组织、开展班级文化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成为其精神成长的动力。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班级文化活动内容的研究
①班规、班训、班歌、班徽与班及文化活动的研究。
②班级环境的布置与班及文化活动的研究。
③班级学生庆祝生日活动与班及文化活动的研究。
④传统节日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⑤伟人、名人纪念日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⑦学生心理健康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⑧学生诚信品质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⑨学生感恩品质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⑩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⑾中华传统美德与班级文化活的研究。
⑿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自然现象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⒀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社会现象与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
(2)班级文化活动形式的研究
①纪念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②演讲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③辩论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④朗诵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⑤歌唱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⑥表演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⑦竞猜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⑧采访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⑨观赏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⑩探究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⑾模仿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⑿想象联想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⒀考察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确立实验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座谈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实验对象的发展状态,以积累生动、典型、翔实、科学的研究材料为圆满结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三年的实验:
1.要揭示班级文化活动在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精神成长方面的规律。
2.系统归纳、全面总结可行的班级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3.要使参与实验的班级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世界明显改善。
4.要提升参与实验的广大教师的“文化意思”和实验班的“班级生活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报告;《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
2.班级文化活动实录集:《五彩缤纷的班级文化活动》。
3.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整个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拟定实验计划,搞好发动,广泛收集资料,培训研究人员,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前测,启动研究,搞好开题,分层指导,深化培训,抓好典型,开好中期推动会,总结阶段成果,在实验班开展阶段成果展示工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结题动员,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统计研究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评审,开好结题大会。
六、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及教育部{2006}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等。
(二)理论依据
1.文化建设理论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会什么与其在什么样的环境,状态,方式下生活有关。不同的班级文化会使学生形成不同的心理与行为乃至价值取向。而班级文化活动是影响班级文化的重要因素。
2.互动理论
互动是教育的最基本形式。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平台。
3.采集教育理论
班级是一个教育群体,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加强班级的“集体力”可以使教育群体受益,使教育效果突出。
4.社会心理学理论
班级作为微型“社会”,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对群体的心理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活动则是实施这种心理影响的主要载体之一。
(三)实践依据
日趋深入的群众性的校园、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是课题研究的强大的支柱。
七、课题研究的价值
班级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问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应弄清楚的一个问题,然而目前不仅没有现成的理论,就是研究的人也还很少,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有价值。
(一)理论价值
进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看,首先可以揭示班级文化活动在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精神成长方面的规律,还可以系统归纳、全面总结出可行的班级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班级文化活动的建设模式,策略与运转机制。
(二)应用价值
进行《班级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首先能够彰显、完善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特色,还可以使我校 “十.五”课题《班集体活动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得以应用和深化,更能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促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成长,提升我校班级文化水平,促进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