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易中天教授和顺半联

标签:
楹联易中天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半联于丹魅力旅游李鸿印 |
分类: 散文随笔 |
和则顺顺则通和顺圆通和顺
以求教于腾冲和顺诸方家
这块牌匾引起诸多游客极大兴趣。
要知道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和顺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据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和顺历史上出过8个举人,403个秀才。2005年和顺获得中国魅力名镇时,中央电视台的颁奖词是:六百年历史孕育了极边古镇,三大板块文化交汇成丝路明珠。乡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不多,还有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小桥流水有江南风情,火山温泉是亚热风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和顺,一座滇南小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如此场合,半幅楹联,自2005年7月悬挂至今仍在苦苦等待她最心仪的另一半,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对家喻户晓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钦佩有加。
想必英雄所见略同,易中天教授正是沿着这条脉络追根溯源,以“则”字探求由“和”及“顺”之因果的。
此联较难理解的是嵌词“圆通”。《现代汉语词典》对【圆通】的解释是(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笔者理解,在此联中,圆通更有圆周转圜以至通达之意。上联各词合在一起应该表达了以和求顺、由顺求通,以温和顺从的灵活、变通抵达和顺目标的必经历程,最后一个名词和顺既指当地地名,又指一种思想境界。
上联5个单字拆分组合,以地名拆字开始到地名合卺结束,将和与顺的关系条分缕析,表述得回环往复、回味无穷,堪称妙手回春。
欲对此联,显然还得从地名入手。笔者思之再三,觉得下句可对:
腾可冲冲可达腾冲方达腾冲
从词性上来说,动词“腾”、“冲”分别对形容词“和”、“顺”,虚词“可”对“则”,动词“达”对动词“通”,形容词“方”(借为虚词)对形容词“圆”,名词“腾冲”对名词“和顺”,无论词性还是平仄,都符合《联律通则》的规范。
从意境上来说,对句也以地名“腾冲”引对“和顺”,通过拆字嵌词实现回还。对句意思就像描述机场的飞机--奔腾才可冲刺,冲刺才可腾达,经过奔腾、冲刺才可抵达腾冲地域。引申义为:经过腾跃冲刺才能达到“腾冲”的目标,蕴含希望腾冲市跳跃式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祝愿意义。
希望笔者此对能够合乎易中天教授本意,下联不工之处还请各路行家批评指正:
上联:和则顺顺则通和顺圆通和顺
下联:腾可冲冲可达腾冲方达腾冲
横批:礼尚往来
最后,笔者总在想,或许易教授对下联早有腹稿,只是秘而不宣,故将半联示人,以推动和顺旅游业如日中天,收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也未可知。若是这样,笔者愿借易中天教授大名再出半联——
和顺半联易中天
以求教于网络内外诸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