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明王朝1566吕芳杨金水 |

吕芳与杨金水,这对父子,无论是在编剧的撰写,还是演员的演绎,都呈现鲜明的对照,那就是一静一动,一个是不变应万变,一个是万变随机变,一个是无招胜有招,一个是招招引人入胜。
练达,矜持,变通,城府深,这些个形容词似乎可以同时在两个人身上,但是表现出现的形态却大不相同。抽象地体会,同样是深不可测,“老祖宗”似山,隐重而宁静;杨公公似水,变幻而危险。“睡前定要喝完碗里最后一口茶”的吕芳,他的城府,变通,练达,矜持,一切都是极有分寸的。
在《大明》狂飙戏码的氛围里,徐光明的演绎非常独特,非常好。无招胜有招,他的神态、眼神,转化的不疾不徐,淳淳化心。
狠,不外露;威,不张扬。一个太监身上,有着罕见的大臣风度!他阅历丰富,总在体会身边的杀机与危险,他从不轻视可能存在的敌人,事事提前准备退路,而且是退一步还要争海阔天空!
无论是比他地位高的裕王、严嵩、还是属下的太监陈洪、冯保,他都准确地预测了这些人的走势及对朝局、对自己利益范围将产生的影响,所以吕芳面临困境,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是常青松柏,无所谓四季。
而他最爱的干儿子却是花开富贵的牡丹。春季一过也难逃调谢飘零。两种不同气质的人格,成全了他们之间深深的眷恋与依赖。
杨金水从头到尾,都是激烈的争。他走的是一条殚精竭虑却仍摆脱不了困境的路。剧本中,“改稻为桑”改变了杨金水的人生。屏幕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洒脱倜傥的杨公公,其实那是他的面具人生。
其实从始至终,左右不了胡宗宪、控制不好郑、何二贪官,面对海瑞的拼命、赵贞吉的圆滑,他更是没辄。得替皇上、干爹看好江南,加上他那张杨不服输的个性,他从未想过退,而是不断激烈地进。
他轻敌,他自傲,他对人手不留情,人对他也少留情。
杨公公其实是倒霉的。所以说,杨金水能走出颇有挫折感的字里行间,彳亍而行,一跃而成为观众们的偶像,也是奇迹。
优雅的杨金水唯一成功的是:放下优雅,装疯。
人们惊诧他的忍。古往今来,政变中最脆弱的是世袭的贵族。高高在上时,他们冷血杀人,一旦天翻地覆,便什么尊严都不要。贵族的生法,再贵族的死法,有几人?
作为大太监,他自然没有贵族的生法,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拼来的,在深渊中挣扎的他,无畏再下万丈!于是他装疯,瞒天过海,披荆斩棘,化解了上上下下的危机,成就了一场贵族式的涅磐。
他成了为数不多的能笑到最后的人。有皇帝对吕芳的留情,主要还是杨金水自己的造化。
为了皇权,为了自己的尊严,吕芳作了宫中的隐士,杨金水作了外放的斗士。为什么吕芳外派杨金水,他应该是最了解这个干儿子。他太聪明了,飘逸如水,他太张扬了,持宠而骄。“好起来比谁都好,坏起来比谁都坏”,其实暗示杨金水的个性是激烈外向的,在地方的官场,他硬碰硬,宫中还与陈洪结下仇怨。
除了自个儿的活法,与干爹的情义,没有什么能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包括皇权。看看装疯的他在玉熙宫是如何耍弄至高无上的嘉靖吧。
他傲,什么也别想在他的心中永远保持神秘和神圣。留他在宫中做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嘉靖贴身伺候,文字活、服伺活那都没问题,关键是那颗不安份的心,方寸很有可能把握不好。说白了,杨金水身上,少了太监的奴性!
吕芳身上有奴性,但与陈洪、黄锦,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心机的黄锦依附着主子,陈洪支着奴才的鸡毛,还愣是以为自己举着皇权的令箭。这两个纵有万般不同,却都是没有情商的,他们充其量是掺和政治,玩政治还远远谈不上。
皇帝始终掌控他们,吕芳全都了然于心,温厚的他是心甘情愿。这也是为何皇帝、大臣始终尊重吕芳。
宫里那么多的干儿子,为何吕芳独爱杨金水?爱的就是独立的人格!
民间,聪明、淘气的孩子最得家长宠。吕芳与杨金水之间的关系,在宫中产生,没有血缘的基础,却是最贴近民间生活的。
杨金水不适宜于宦官的方方面面,想必都是干爹所喜爱的。
境中牡丹空富贵,水中明月何光辉?吕芳选择了最隐妥的路,也为杨金水作了最富贵最风光的安排——坐镇江南。可惜先天不足,一方面是朝局没落,一方面是无根之身。江南一梦,到头来,只看到织造局的崩溃,美人的流水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