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进私企进国企的十大理由(一)

(2007-11-20 20:33:21)
标签:

社会/纪实

分类: 社会情
一、典型代表
   某私人企业:
   注册资金:300万;经营范围:工程咨询;
   办公场所:商业中心商住两用写字楼复式200平米办公室;
   固定职员:8人;
   某国企:
   资产:数十亿;经营范围:房地产、市政、公益建筑等;
   办公场所:商业中心一栋商业大楼;
   固定职员:数百人;
二、十大理由
1、私企不稳定。 目前大多数国企已经完成改制,私人企业也在迅猛发展,在社会经济繁荣的背后,是社会深层的就业危机。今天的饭碗未必是明天的依靠,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私人企业更是在夹缝中生存。业务越练越难接,对于小老板来说,这行不行咱还可以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苦的是辛苦跟着干的员工,只能再觅他途了。年轻时还能适应,年龄大了还要频繁换工作,不累吗?改制后的国企包袱清了,轻装上阵,政策大好,业务不愁没得做,往往今后几年乃至十几年的规划都已经做好了,所以国企很稳定。
2、私企福利难以保障。私人老板以赚钱为目的,赚钱无非两种,“开源”和“节流”。“开源”很难说能有好处,“节流”的坏处却近在眼前。不签合同,不办社保,工资每月扣一部分年终做奖金,更不要谈工伤、加班补助,就是正常休息也经常是种奢望。国企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账面上的工资收入虽然不高,但各项福利有保障,养老金、医疗补贴等都要高出国家规定,节假日都有补贴,一年至少有一到两次游玩,一般情况下坚决不加班。
3、私企人才匮乏。私企很难招募到合适的人员,主要的原因还是待遇问题,一方面难以提供高额的薪水,另一方面难以提供良好的福利,所以真正的人才很少能在一个打工的私人企业干很长的时间。国企则不然,这里面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老中青搭配得当,在这里的大多数跟着企业一起许多岁月的老将,他们奉献了自己最好的时光,当然也就不愿意再离开了。因为有这些经验丰富的人才,所以他们更能招聘有良好素质的年轻人。
4、私企不能培养人。不否认在私企的确能够锻炼人,这里竞争的环境更残酷,每个人做的事情都很多也很杂,你能够短期内学到很多东西。但私企却不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才,主要的原因在于私企没有一个梯队,给年轻人一个不断发展的空间,往往需要人来之能用,一旦人才觉得能力与薪水难以匹配时,便会毫不犹豫的离开,留下的是和开始一样的局面,一切又从头开始了。国企有实力让年轻人在足够的时间里摸爬滚打,不断地成长起来。没有利益相关,国企里的老师傅们也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晚辈们分享。
5、私企“器”不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足够的工具,怎么做事?在现代社会里,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摄像机等电子设备比不可少,从事具体行业的辅助用品也是开销不少。以做造价咨询来说,还有定额、图集、计价软件、价格信息、入网费等众多名目。对于像定额、图集等,私企,配备一套就不错了,而对于国企,可以做到一手一套。就此不难推断出做事的效率的高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