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峪沟游记

(2017-08-07 17:51:03)
http://s10/mw690/001p6aojzy7dfUsCwJ339&690

                      冰峪沟游记

 据说,冰峪沟有“北国桂林”之美誉。

 关于冰峪名称的来历,人们也许不会和古战场联系起来。相传,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曾在这里安营扎寨。唐太宗李世民到此抚军,见这里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便赐名兵御,又称冰峪。当地的农民曾在沟里发现大批古代行军锅及铸造兵器的遗址。

 七月十六日,我们一行六人从丹东返回,直接去冰峪沟。驱车将近三个小时,经庄河到达深山里的冰峪沟,此时已是上午11点,先在“农家院餐馆”。吃点便饭然后进景区。

 冰峪沟,山清水秀,峰回溪转,山环水水绕山。要进入景区必需把汽车停放在停车场,乘游艇过去,里面有宾馆食宿方便,如果当天返回时间紧,又太累,所以决定在景区过夜。之后由导游女士带我们开始游玩。

 两艘游艇交替来往接送游客。路途不远用不了十分钟即可到达。游艇悠悠向前,较近距离地观看两岸风光。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诸如:情侣石、佛手石、鹰石、猴脸石、斜石、石棺等奇形怪状的岩石。虽说全是石山也不乏绿树覆盖,是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

http://s11/mw690/001p6aojzy7dfWCuizo4a&690
http://s1/mw690/001p6aojzy7dfVI2wEM30&690


http://s8/mw690/001p6aojzy7dfVIgPVJ27&690
http://s1/mw690/001p6aojzy7dfVO4skUa0&690
http://s3/mw690/001p6aojzy7dfVWjspsc2&690
                                                     猴像石


http://s12/mw690/001p6aojzy7dfW209bdfb&690                                                              石棺

 行至终点,走下游艇,绕过山冈,穿过树林来到北沟景区。先去宾馆放下随身携带的物品,便于轻松游览。这里除了观山看水还有游客可参与的,漂流、空中飞渡、乘坐缆车上高山;游客又能享受到踏着石板过人工小瀑布的愉悦。走过小瀑布登上木板桥,沿着石山腰到达空中飞渡的起始点。这一往返没有胆量的人是享受不到那种快乐。我坐在岸边的椅子上,看着小女儿和外孙女两人,一前一后走上第一块石板,暗自为她俩加油,不免隐隐为之担心。望着两人小心翼翼稳稳地走完全程,为她俩高兴,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落了地。若是前十年,我会脚踏石板、过木桥,不能轻易放过这机会,现在不敢想了,毕竟是老万年高之人。

 这里乘坐缆车上高山,也有好多人光顾。缆车索道全长3000多米,直达海拔684米的拦马峰,可去猩猩望月,和猪驮龟景点。透过车窗可见冰峪沟的全貌。我是个好奇的人,也愿意用“冒险”二字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孩子们的陪同下也乘坐缆车上山了。缆车渐渐与地面拉开了距离,像爬似的缓慢地向坡上前行。车厢内贴着“四慢三快”的提示语,是告诉游客车速因坡度较大行进时的变化。因当天雾大看不远,只能看到近前小范围的地貌。到达山顶雾气笼罩已看不清山下,索性不下缆车直接返回。至此,北沟景区已游览大半,当天的安排结束了。

 七月十七日,从北沟的南端开始,导游带领我们边走边介绍向南沟进发。去南沟要翻过一座山。上山时先走一段坡道,然后是登二十多级台阶才能到达山上。在坡道进入台阶的缓台处,有两架滑竿,轿夫(抬滑竿的人称轿夫)问我们坐滑竿的吗?小女儿正愁怕我上山累没辙之际,遇见了有滑竿可乘,赶紧问要多少钱?答:60元。我随便说:50吧,两位轿夫忙说行行行。开始我并不想坐,想走上去证明一下我的体力。没想到轿夫爽快地答应了,不坐也不行了,况且,小女儿也催促我说:坐吧坐吧免得你累。我顺势上了滑竿。坐上滑竿,我想起歌剧《江姐》里有这样的镜头,不由得唱两句江姐的唱词:当年红军闹革命……第一次坐滑竿,感到新奇的同时,看到轿夫抬着我艰难地登着台阶,衣服被汗水湿透,深深体会到轿夫们的不易。由此,我想到了曾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描述轿夫们的境况:身无长物凭力气/靠山吃山谋生计/只要来者有雅兴/滑竿背架随处取/来去匆匆气喘急/抬举游人上云梯/眼前风景寻常看/山色难填肚肠饥。这首打油诗写得太好了,轿夫们的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到达山顶上的平台,我走下滑竿,和小女儿说给他们60元,他们也不容易,一拍即合,她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接着,乘游艇去英纳湖对岸。英纳湖是冰峪沟南沟的中心景点,山上有亭,水中有山,绿树满坡,游艇穿梭,使游人忘返。绕过山坡,是这里最引人地方——人造水帘洞。远看是瀑布,近瞧是水帘。游人在长长的洞里穿过,凉爽宜人。走出水帘洞,正是来时的山脚下,需从这里上山,这儿的坡几乎成90度,幸亏修的台阶并有扶手可扶,不然很难上去。上了坡走过平台就是来时我坐滑竿的那段路。由此下去,游览结束。

上午10点我们打道回府。游兴未尽

http://s10/mw690/001p6aojzy7dfWoH3oB29&690
http://s11/mw690/001p6aojzy7dfWp25744a&690
http://s6/mw690/001p6aojzy7dfWpc6I5f5&690
http://s9/mw690/001p6aojzy7dfWpqUT6f8&690
http://s6/mw690/001p6aojzy7dfWpADT765&690
http://s13/mw690/001p6aojzy7dfWpKeTibc&690
http://s12/mw690/001p6aojzy7dfWRWbtpcb&690
                              注:紫色文字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记
后一篇:儿媳二三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