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尾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的,继春节后的又一个节日。它的历史久远,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习俗。不过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是子,这种说法还是一致的。
我们老家的习俗,过二月二这天,小孩要戴龙尾,屋里挂龙尾,人人要剪头洗头(称为剪、洗龙头)。早晨起床后,主人手持木棍敲打房梁,边敲边说“龙抬头虎抬头打得小鬼不抬头”。其实就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我记得小时候,到农历二月初二,妈妈就给我们小姐俩戴上事先穿好的龙尾,屋里也挂上几串大一点的龙尾,至于为什么,我不明白,当地的习俗就这样。
龙尾很好看也好做,不用整块的布,裁衣服的边边角角就够了。把布剪成小圆形,颜色越鲜艳越好。做时先剪几条色彩调和的细条条做穗儿,再用玉米花和圆形的布,在穗上面间隔着穿成串,这就是一串好看的龙尾。为什么用玉米花穿龙尾,这可有段故事。
相传唐朝时,五则天当上了皇帝,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下令三年内不许降雨给人间。但是掌管天河的龙王,不忍心百姓受灾挨饿,就偷偷地降了一场雨。玉皇大帝知道后,大动干戈,一气之下把龙王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在山上还立了一块牌,上面这样写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救龙王,到处找能开花的金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晒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种子不就是金豆吗,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人们家家户户炒玉米花,并在院子里摆上香案,烧香扣头,供上开花的金豆,让天上的玉帝和山下的龙王看见。龙王知道人们在救他,他就大声喊“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皇大帝看人们家家桌上的金豆花,无奈,只好传谕招龙王回到天庭。从此,玉米花就成了二月二时不可缺少的食品,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龙尾上的一粒了。


小时候妈妈给穿龙尾,长大了自己穿龙尾,后来给孩子穿龙尾,再后来“文革”,把这些习俗都“革”没了。现在退休没事,把这传统的再捡回来传下去,我觉得也很有意义。
今年二月二我又穿了几串龙尾,不过不是用玉米花,是用小星星,也挺好看的,算是改革的龙尾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