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bqc.com/news/Files/upfile/20040205102542-0.jpg
【人物档案】华林:1962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2002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点高校骨干教师项目”支持,在英国UMIST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半年,同年荣获“全国百名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奖励。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昨日,记者采访华林,是在他的实验室进行的。虽然还没有开学,但华林和同事们已经开始了忙碌。
“搞科研,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不可能遵守正常的作息时间。”华林这样解释。他的面前,摆着各种各样的汽车零部件。谈起这些不知用了他多少心血铸就的“宝贝”,华林滔滔不绝——
“你看,这是运用热轧精密成型技术生产出来的汽车齿轮。如果用过去的锻造技术,建一条生产线需要上亿元,只有像二汽这样的大企业才建得起,一只齿轮造价得几千元。用了我们的这个技术,建一条生产线只要50万元,齿轮单价降到了一两百元。所以,目前全国大部分汽车厂家都用了这个技术。”
“你看,这是运用冷轧精密成型技术生产出来的汽车轴承。与传统的车床造出来的轴承相比,使用寿命提高了5—10倍,去年已开始投入大批量生产。这项技术属全国首创,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
研究出以上两项技术,华林和同事们历时近二十载。这期间,他们还开发出多项全国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齿轮摆辗技术、粉末冶金精密塑性成型技术、覆盖件模具快速反求设计制造技术……
“这么多科研成果,可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而是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晶。而我,就像一部汽车,只是其中的一个零部件。”华林反复强调这一点。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果,一方面得益于老一辈专家们的传帮带,另一方面来自同事们的积极配合。
“有的人本来很聪明、勤奋,具有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但是由于恃才傲物,与周围的人难以合作,最终一无所成。”华林笑言:对自己最满意的,就是“做”好了一个“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