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散文是我心灵的颤抖(原创)

(2008-09-05 08:34:47)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

我的散文是我心灵的颤抖(原创)

在西藏海拔5100米的米拉山口

我的散文是我心灵的颤抖。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同时也让人困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激烈动荡令人倍感沉重同时也令人不安的世界。我的人生之路,已远而立,迈不惑,知天命,生逢这个时代,身处这个世界,我有太多的体验和感受,欣喜,悲伤,惊奇,无奈,焦虑,释然,了悟,困惑……我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我心灵的颤抖。我心灵的颤抖,有些我记了下来,在我有时间也有心境的时候;而更多的颤抖,则置若罔闻,付诸苍茫。记下来的,就是我写的所谓散文。

对于散文,我特别重视体验,自己的体验,生命的体验。没有自己生命体验的写作,在我看来,那只是为写作而写作,缺乏生命的动人力量。而唯有体验,源于自己生命的体验,才有可能具有文学的特质和品性,真实,独特,细微,还有深刻。我写自己生命体验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心灵的颤抖,形象的,音律的,甚至色彩的。我自己认可的所谓散文,都融进了我浓郁而深长的情绪。事像,人物,包括思悟,都融在情绪的水里。情绪之水流淌着,初无定质,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情也绪也,心灵颤抖之迹也。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生命之一,风来了,它会颤抖,雨来了,它也会颤抖,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此,我还特别重视散文的思和悟。思是不断的追究,悟是忽然间的心领神会。有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追究;有些困惑,却在瞬间解开了。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

我崇尚自然状态的写作。所谓自然,就是写时自然想写,不写不行,而绝对不是为写而写,为对些我缺乏感知的宏大主题而写,为时尚叫好而写,为评奖原则而写,为市场欢迎而写,为了不写就不是个作家而写。古有寒山子,姓名生平皆不详,隐于深山,所作诗,皆书于“树间石上”,乃生存状态的自然流露,生命体验的本真抒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为好事者搜而集之,何等本真,何其天然,羞煞那些为文而造情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年轻时我期望别人的叫好,如今,我为自己感叹。也许我不合时宜,但我也不想混同流俗。也许我毫无价值,但我只想表现我自己的性情。也许我终被淘汰,但我不想委屈自己枉活一世。

我的散文是我心灵的颤抖(原创)

在西藏纳木错湖(天湖)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