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桃花溪,两只瘦削的狸花猫凑了过来,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下来,我们才发现这原来是装扮成狸花猫的导游,而我们同行的几人,居然没有一人带了火腿肠或者猫粮之类,把一件和谐美满的事情弄得挺揪心。
庙的选址真正是坐在交椅之上,背靠大山,左右扶手,寺庙就坐落其中。这座寺庙已经将这里的空间利用到了极致,首先这里地面比较开阔,毕竟历史上这里也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在历史的基础上前突后进,左升右扩:山门前用毛石固定起了陡峭的山坡,庙的最后身藏经阁已经到了山根,甚至在山根上开凿出了一定空间,庙的右侧,就是紧邻塔林的那面,从塔林的高度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停工时此处已经建起了2层楼,楼顶基本和寺庙院落持平,左侧已经建起了2层的禅房。
但是如今已经停工多时了,庭院中的草木已经自由生长变成了主角,阳光照射下金黄色琉璃瓦的屋顶熠熠生辉,仿佛是散落在杂草中的明珠。有些大殿内的泥塑也定格在了历史的某个瞬间,我们这些探访者得以看到那个历史的瞬间。大殿内神仙基本是一大一小同时出现,大的是黄泥材质只完成了基本雏形,小的是胶泥材质,除了没有开脸以外,各部分造型比较到位。也许小神仙是大神仙的样板,相当于图纸。
庙内没有渺渺香火,门前也没有流淌的小溪,也许这就是这座庙的独特之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