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啦
啦......
我歌唱每一个秋天,我歌唱每一颜色 ,白墙灰瓦 悬挑木杆 箩满晒收获,啦 啦......
一夜卧铺,天亮时到达九江,几个小时的大巴,来到婺源。
婺源篁岭。一个建在山坡上色彩丰富的山村,白墙灰瓦一看就是徽派的建筑风格,公路、人行路和缆车都能到达村子附近。游客中心就在停车场旁,乘缆车到达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民宿博物馆、酒店,地方特色的民居也多起来了,掩映在秋叶之间,道沿着充满了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前行,晒秋的气氛也逐渐浓烈。
对篁岭晒秋的印象一个是颜色、一个是立体、一个是圆盘。平原地区有场院可以晒秋,雨水少的地区可以用平屋顶晒秋,但平地和雨水少在篁岭简直就是一种奢求,于是劳动人民就创造了利用房屋阳面搭出常常的杆,然后在杆上放上竹笸箩,笸箩内平摊着晒秋的作物。篁岭是山坡上的村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这里的晒秋便是立体的3D晒秋。老婆参观篁岭后,问我应该用什么来形容篁岭的晒秋,她说已经用腻了“上帝的调色盘”了,我说那就用“上帝钱包后门的敲门砖”吧,敲门砖越是花枝招展、越是星罗棋布,上帝还是那个上帝,但上帝钱包的后门则敞开了心扉。
说到上帝,就顺便提一下“上帝视角”,村子依山而建,总有能够居高临下的位置,这里观景台热闹非凡,从这里可以看到更多、更密集的晒秋景象。想要看到更多的上帝视角,下次需要带一台无人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