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称广州塔为小蛮腰,2009年竣工,600米高,矗立在珠江江畔,这造型可算是独树一帜了,北京鸟巢拉高了就成了小蛮腰,小蛮腰拍扁了就成了鸟巢。
下榻的宾馆在江边,有时可以从房间的窗户内看到小蛮腰。第一天下午天气通透性较差,小蛮腰象变色龙一样反射周围的灰白色,分辨率衰减在雾气中,用眼睛可以看到,但是用手机拍不到。当天晚上,透过雾气,可以看到小蛮腰淡淡的色彩,并且戴着一个白色的围脖。第二天早晨一打开窗帘,看得清清楚楚,一条大江流向远方,几座桥梁横跨江上,当江边的建筑逐渐微缩,一个黑色的小蛮腰站在了天边。这天晚上,窗外的小蛮腰流光溢彩,不停的变换着颜色。第三天清晨,小蛮腰愈加的清晰了,甚至可以看到镂空,太阳出来前,天际已经变得金黄,透过小蛮腰的条条框框,依然可以看到满天金黄。
宾馆离江边很近,出了酒店就可在江边漫步,或者慢跑,没有了大树和高楼的遮拦,不时可以看到远处的小蛮腰,月亮走我也走,我走小蛮腰也走,小蛮腰忽而在江左岸,忽而又到了江右岸;一会儿走到了桥那边,一会走到桥那边。有着绿树、红桥和彩船的衬托,小蛮腰是最漂亮的。除此之外小蛮腰还有很多小伙伴,一个路灯可以和小蛮腰结伴;一个莲花造型的广场灯可以和小蛮腰配合;绿地里的一大片五角星像是和小蛮腰在开Party。
猎德大桥横跨珠江,这是一个造型独特的斜拉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丰满,既然身后有一个小蛮腰,这猎德大桥就应该是“玉环腰”,胖也有胖的好处,这天正赶上广州灯光节,投影仪把“国庆70周年”的文字和图案投射到了桥的索塔上,几百米外看得清清楚楚。一胖一瘦对比鲜明,每张照片有对比,有冲击,更充满趣味。
这时,一个金发小蛮腰进入了我的取景器,她说着标准的北京普通话请我帮她拍照,只可惜现在手机的闪光灯不够强大,灯光下的美女有些暗淡。
第二次去小蛮腰依然是晚上,因为这天晚上空气的通透性好了,我给自己定制了一个加餐,并且带上了老婆,直接奔猎德大桥而去,时间很宽裕,剩下的时间前往花城广场中轴线,这里是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树比较多,很难找到开阔的空间同时把广场周围高大的建筑与小蛮腰放在同一取景器内,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小湖面,站在小桥上,终于拍到了东塔、西塔、小蛮腰同框,但因为透视关系,小蛮腰与实际的高度不成比例。
第三次去小蛮腰占尽了天时地利人聪明,来广州的第三天是个大晴天,就把登塔的时间安排在了这一天,掐指一算,这天17:50左右日落,最漂亮夜景应该在18:00至18:20,但是小蛮腰的票是分时段登塔的,16:00至18:00一场,18:00至20:00一场,看了夜景就没法看夕阳,权衡之后选择了18:00至20:00那场。早早的来到了小蛮腰脚下,一下车就看到了一个典型的拍照位置,这个位置大家都可以拍照,拼的是设备,我换上了8-15mm镜头后,不但拍到了完整的电视塔,还拍到了完整的圆形天窗孔,还能拍到停车场房顶内的一排排一列列的灯光。再剩余的时间就是去赤岗塔了,几百米外的赤岗塔是一个砖塔,在明代建设一座这样50米高,内17层外9层的风水塔绝非易事。一座古代的辉煌,一个代表现代成就,双塔合璧便可出神入化,但是赤岗塔在亚运会以后就停止开放了,双塔合璧的照片基本都是几年前拍的了。我就不信那个邪,赤岗塔不开放,我就在赤岗塔封闭区域以外的道路多走了几圈,终于在一个停车场内找到了相对合适的地点,赶紧拍照,也许多看一眼就会破了广州的风水。
再次回到小蛮腰脚下,离登塔的时间就差半小时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到检票口。今天不是周末,客流很少,检票员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如愿以偿。
三天、三次、早中晚、白色灰色黑色五光十色、远近、上下、内外,除了俯视小蛮腰,算是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