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09-22 22:57:14)
标签:

新疆

那拉提草原

分类: 旅途风光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2019秋新疆(八)——那拉提草原

    新疆游的第七天,依然是跟团游,早晨从清水河镇出发,下午到达那拉提镇,并游览空中草原,晚上住宿在那拉提镇。
    今天是随团游的第六天了,几天来大家都拍了不少照片,交流起照片来,路上就不再漫长了。通过交流,某品牌的手机拍照的照片占上风,不论风光还是人像,大家公认这个品牌手机的照片“颜色好”“效果逼真”,司机小明哥的先头部队(同行的另一辆车)已经到达景区了,山上正在下雨,我们要等待山上的雨停了再去游览。我见缝插针的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夜西湖”,车上的团友依然说来一次不容易,当然愿意见到晴天的那拉提。接着话锋一转,又说到了这个品牌最新型号是由多少多少专家组成的团队攻克了难题,达到了更好的拍照效果。那么问题来了,下雨也能够拍出晴天的效果来吗?大家猜测是可以的,因为据说这个品牌的手机有大量的图片库,凡是与图片库比较接近的场景,都按图片库的最佳效果来美化,把一个圆圆的白饼都能够派出月亮的凹坑来。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以祖冲之、郭守敬命名的环形山都在月球的背面,我们是用这个这款手机是拍不出来的,要是手机真的牛B,就应该穿透过月球直接拍到以中国人命名的这些环形山。谈笑间已经来到了那拉提镇,办理好住宿,吃完午餐依然在等待,直到山顶的雨停了,我们才出发。
    按照小明哥的叮嘱,进了那拉提景区后没有选择“河谷草原专线景区车”,而是选择的“空中草原景区车”,车子启动后进入盘山公路,窗外是高山上的草原,是一种坡度非常大的草原,山上的树木不多,没有树木的地方被草原覆盖,远远看去,如地毯一样工整。路线很长,我们期待着第一个观景台去拍照,到了第一站我们鱼贯下车,冲上观景台,然后垂头丧气的返回车上,全过程没有掏出相机、手机。接着是第二段路程,景区车到达山顶后,是一个相对平坦的草原,与内蒙的“坝上”有些近似,草原上的牛马成群,配上洁白的毡房,一股浓浓的草原气息,我们期待着第二站弥补一下,我们在行进的车上等待着,等待着,牛马消失了,毡房没有了,草地枯黄了、收割了,我们等来了景区车停靠的第二站。造孽啊,在这里下车还看个屁啊,不过还真有游客下了车。我赶紧找我们团队的攻略君母女询问,得知美景在第三站,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第三站到了,天气阴沉,大气的通透性不好,远处的山尖藏在云中,我慢慢悠悠的下了车。停车场外的草地虽然是绿色,但已经收割过了,有牛羊在这里吃草,部分牛羊是拴在那里吃草的,几个洁白的毡房点缀在青青草地上,景色尚可。一条小溪穿过草地,草地有一定的坡度,小溪也被人为的安插进来了几个小瀑布,有羊在踏着瀑布上的跳石过河,河边的草地一直延伸的到远处,消失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山坡上。景色好起来,心情也就好了,过河后草地上竟有石阶路,延石阶路走,竟然走到了一处毡房,毡房前铺石阶路倒是挺有意思的组合,脱下鞋走进毡房,看到正有游客与毡房的主人在合影,拍照的效果不敢恭维,手机毕竟是手机,要是兔子能驾辕,还要大骡子大马干啥?我这一对大骡子大马也算没白养活,ISO杠杠的,镜头是防抖的,再加上我这“陀螺手”,我拍的毡房内细节毕露。前面的游客说如果每位游客支付一定的钱,毡房内的食品也是可以任意享用的。外面看着不大的毡房,内部确是很宽阔的的,毡房各部件的名称我不知道叫什么名,还是用熟悉的蒙古包的名词来介绍吧,蒙古包建在底座上,四周以众多交叉的木棍“哈那”从底座上围起一个环状的龙骨(留门),形成墙的雏形,顶部由更长的木棍“乌尼杆”从墙汇集到顶部的“陶脑”,形成中间高四面低的屋顶,然后再在这些框架外罩上一层白色的外套。毡房和蒙古包很少见到窗户,不开灯时所有采光是从门进来的。离门近的位置亮度还可以,而墙上的、屋顶上的细节就无法拍到了。我的大骡子大马,拍到了红红的“哈那”和“乌尼杆”,还有哈那上挂着的毡帽和民族服装,哈那上挂着民族乐器不知道是不是冬不拉,但肯定不是马头琴,征得毡房主人同意后,我摘下墙上的乐器拍照,乐器有两根弦,弦没有上紧也就弄不出声音来。不象我在侗寨当群众演员时拿的那把琴真的可以弹出声音。
    第二个毡房内接待我们的是一对老年夫妻,面相和善且颇具民族特色,他家的炕头上也摆着馓子等食品,没想到北京常吃到的馓子在这里也那么常见,毡房主人用不很熟练的汉话,邀请我们尝尝他家的牛奶和酸奶,我端起酸奶,用勺子均匀的在酸奶上撒了一层砂糖,坐在大叔、大妈的身边,看到爱人举起手机准备拍照,大叔大妈自然的向我靠拢,已经摆好了拍照的姿势,我示意爱人用相机拍。老年夫妻忠厚朴实的面相,拍照片却非常上相,看到相片上是老年夫妻笑口常开,我则是笑开了花。刚进景区的不适感已经抹平了,我喜欢这对恩爱的老年夫妻。
    从毡房出来,继续延山坡向上走,远处依然迷茫。乌云很低很近,青绿的山坡连接着大地和乌云,山坡上的树不多,有些杉树是尖尖的插入乌云,乌云是山的盖头吗?竟然想起了一首歌《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你的眉毛细又长啊,好像那树上弯月亮。一条小路通向乌云的边际,然后有一条大路直插云中,我们一直走到乌云的边缘,看到了浓浓的雾。最终没有走进雾里,我们不知道这盖头有多厚,不知道美丽的边缘有多近。
    向山坡下看,能见度依然不好,逆光下看到了一层层的树,随着距离延伸这些轮廓也如丹青般由浓及淡,在不远处消失殆尽。顺着大路走向游客中心,几名游客正在和路边的一头白骆驼合影留念,小溪附近的山羊则是我的看点。游客中心的羊肉串不错,等待羊肉串的时候,我再次想到了白骆驼,骆驼身边已基本没有游客了,游客依然在和骆驼合影,有的游客说骆驼会跳舞,骆驼就交替的抬起左前腿和右前腿,姿势不亚于马术中的盛装舞步。其他游客走后,我也给骆驼拍了照,最后来到骆驼前,面对着骆驼越走越近,它长长睫毛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直到我的脸贴到了它的脸上,毛茸茸的没有一丝异味,我抚摸着骆驼的脸和鬃毛,这么大的动物毛却是软软的。我撒开手以后,骆驼又主动把嘴唇贴到了我的脸上。
     天上的云继续下沉,几乎压倒了我们的头顶,几丝雨滴落下,我们回到游客中心,回到景区大门,回到住宿地点。
     最终,传说中的烤全羊没有凑齐人数,我们各自为战。晚餐是在住宿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的,山里的野山菌多,我就点了野山菌盖面,40元每份,虽说其他的蔬菜有些小贵,但这野山菌盖面端上来,小碗调料中只由野山菌和肉组成,还算实诚。点了一扎квас(俄语:卡瓦斯),味道以甜为主,少许酸味,没有苦味和酒精味,与秋林格瓦斯味道相差甚远,这扎卡瓦斯透明度较差,颜色和味道都象是娃哈哈格瓦斯兑上娃哈哈果奶的味道,或许酒精度也是这样的。酒足饭饱后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一早,是个大晴天,今天我们要穿越披着神秘面纱的独库公路。从住处出发后不久,路边的景色惊呆了我们,是雪山背景下的山坡草原,我示意司机增加一个停靠点。我和团友们穿过村庄,寻着哗哗的水声来到了河边,前面已经没有了房屋的遮挡,脚下是奔流的河水,河对岸的胡杨还没有变黄,接着就是满铺绿色丝绒地毯的山坡,偶有一些瘦削的杉树从丝绒地毯上拔地而起,山坡绵延很远,再远处是积雪的山峰,这就是我来新疆想看到的,不用景区,路边一次随意的停靠,便收获了梦寐以求的风景,而昨天一天的期盼换来的只是乌云盖顶。旅行团的行程是固定的,这时如果能有一个当地的朋友带领,便会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收获美景,除了自由行、跟团游,由朋友陪伴旅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从这个不知名的地方出来,才算真正结束了我们的那拉提之旅。再见了,地毯一样的草原映衬着蓝天,遍地的牛羊点缀直到雪山,再见了我的美丽那拉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