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边的照片是我P出来的《禾木河秋景假想图》
新疆行第四天的下午和第五天早晨是游览禾木村——神的自留地。
禾木村位于布尔津以北,此前是一个图瓦族聚集的村落,村的规模比较大,村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观景平台,北边的观景平台规模较大,地势也较高,从禾木村过禾木河即可达到北侧观景平台的脚下了。
到达景区依然是先乘坐景区的摆渡车,换乘景区的公交车后几乎在景区内爬了一圈儿,我们到达了住宿地点,与喀纳斯住宿不同的是,这里的房间整齐院落宽大平整。后来才得知我们住的这个院落以前曾经是边防军的驻地。
虽然攻略做的比较少,但对禾木村还是有一些耳闻的,这里通常出两类片子,一类是晨雾中的禾木村,有雪,有炊烟者为佳,另一类是在拍摄基地里出的银河星轨类照片儿。
新疆太阳落山比北京要晚的多,从喀纳斯出发吃了一顿午饭到达禾木村时依然很早,午睡后想去观景平台踩踩点儿,以便提前策划一下明天日出的拍摄,没想到竟赶上了当天的日落,于是紧跑几步气喘吁吁地冲上了禾木河北岸的观景平台。这是一座小山,山顶平坦开阔,整个山坡上没有高大树木,一条木栈道占据了山顶的最佳位置,绵延几百米,在出入口的附近游客较多,有的地方甚至游客跨出了栈道直接站在植被并不是茂盛的山坡上,而栈道的深处,虽然观景角度都不错,但是游客不多。
从观景平台望下去,一个个坡顶木屋掩映在成片的白桦林中,木屋造型简单,几个平面就构成了一个木屋,建筑之间前还有院落,院落之间的道路跑着悠闲的车辆。只在村子的一个角落冒起了传说中的炊烟,整个村子沉浸在夕阳暖调之中,随着夕阳临近山头,大山的阴影从村西向东蔓延,太阳落山了,平台上缺乏了看点,我想探索一下栈道的尽头是什么,这里虽然没有路灯,但是太阳落山并不代表落到了地平线以下。离天黑大约还有一个小时吧,我继续向东走,从观景台的另一个大门返回。下山后栈道边有几小片白桦林,没有特别在意,直到有游客问我白桦林在什么方向?我才意识到刚才穿过的白桦林从山顶看是那么的壮观,但是身临其境边却看不到什么了,现在天色已晚,白桦林没有太多看点。
每天的晚上六点到七点是喂鹰的时间,村内有专门开辟出来的喂鹰场。游客们买了碎羊肉后可以抛上天空,鹰飞翔着就可以啄到肉块儿。这只是听说,我赶到喂鹰场后,成群的鹰已经散去,剩余的鹰三三两两地站在房顶或者低空盘旋,据说这里的鹰体型较重,机动性比海鸥差很多。
天色擦黑时,我再次回归到了观景台的西门,这里整个一条街人头攒动。路灯亮起,饭店商店的彩灯也亮起来了。在一家饭店坐下,点几串儿新鲜的羊肉串儿,一盘拌面,几个简单的菜,再加上一瓶当地的啤酒。几天后才知道这种红标的啤酒还是非常著名的,如果把啤酒瓶上下颠倒,商标的拼音重新排序后,读起来更加给力。点拌面时我特意问了一下这里的拌面有没有宽的?导游小明哥曾说新疆比较著名的拌面时宽的。灯光亮起音乐响起,不远处已经有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了,新疆是个人人能歌善舞的地方,此后在其他的几个地方也领略到了有音乐的地方不跳舞,你肯定不是新疆人,哪怕这音乐来自手机。另外一辆车的司机曾打趣的说新疆的舞很好跳,举起一个大拇指代表五万,然后盯着新疆的姑娘,如果姑娘没有动心,你就举起另一个大拇指在加五万,然后转一个圈代表“愿意嫁给我吗?”,姑娘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说归说,最终我没有在这里跳起新疆舞。酒足饭饱从饭店出来,爱人说有一家的酸奶非常好喝,一定要尝一碗。而此时看到灯光下的炊烟加上彩条灯勾勒出的小木屋,闭上眼则可以闻到弄弄的味道,再加上微微的酒气和饱胀的肚皮,我们漫步在图瓦村寨内。
穿过村子回住处的路很近很近,今天还有最后一个计划,家人休息了,我掏出摄影装备去拍星轨,院子很宽阔,美中不足的是小木屋安装了轮廓彩条灯,美化的同时干扰了星轨的拍摄,同行的团友也没有爱好星轨拍摄的。其实拍摄星轨很简单,如果你有一个快门线,一个三脚架,一台单反相机,拍摄星轨就像捅破窗户纸一样简单。一切就绪后找到了北极星开始拍摄,离上一次拍摄星轨太久了,快门线的设置已经生疏了,从北京出发前我专门从网上找到快门线的操作方法,并且修好了另一个相机的快门线,其实不是快门线坏了,而是操作方法不当调整不出需要的参数。相机不停地执行的快门线发号的施令,人闲下来了,翻弄着手机在院子里溜达来溜达去,今天的气温太合适了,只是缺乏趣味相投的摄影爱好者,院子很静,街道也很进相机让开了刺眼的轮廓灯画面失去了前景,但起市区内拍摄的星轨毕竟我收获了满天繁星。拍摄星轨也算是夜景摄影中的技术活了,摄影者首先要对天文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精确把控相机和快门线操作,拍摄时还要对今后电脑合成的照片有一个预估。拍摄过程是寂寞的,这时的弯月早已下山,耳边能飘来悠扬的《在银色的月光下》吗?现在的手机已经几乎无所不能了。这个拥有俄罗斯血统的曲子被王洛宾改编成了华语歌曲,而改编的地点恰恰就在新疆,耳机中传来“在那金色的沙滩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犹如梦幻一场......”,天上星星眨眼睛,地下相机咔咔响,电池准备的很充足,体力也准备的很充足,我原来计划是拍一块电池的星轨,但是事与愿违,一个小时后天空中飘起了少许云朵,我的星轨拍摄便仓促结束了。后来回家用电脑整理出来的照片,星轨多的数不清,禾木不愧是个星轨拍摄的圣地。
微信中导游已经跟大家协商了拍摄日出和出发的时间,我掐指一算,这里七点半日出,七点天才会逐渐亮起,群山包围的小村阳光普照应该是八点半左右,因此最佳出发拍摄和撤离的时间应该比导游建议的晚40分钟,也许导游是按一个月前的黄历算的时间吧?因为后续的行程比较紧,且团友认可了导游的时间,所以只能按这时间执行。
早晨独自出发,一切轻车熟路,看时间尚早,我先登上了比较近的村南观景台,一只体型硕大的狗占据了观景台的入口,我对大型犬的品种不太了解,我最担心这是一条领地意识极强的藏獒。但为了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最终还是念着“小狗狗,小狗狗,让我过去吧”,芝麻真的开门了,狗站起来跑向了远方兜了一个圈儿,再次跑回时直接躺在了地上,而且露出了肚皮。从他跑步的姿势,我感觉这个狗还是相当友好的。狗直接把肚皮朝上,逆转也是太夸张了吧。比起我同事拍摄时被狗追了半个村子,我这次真是幸运了,也许这狗的外观过于张扬,很多游客见到后选择了退却,狗在莫名其妙中忍受着寂寞,而我的到来给狗带来的欢乐,我拍摄途中不停用余光盯着狗狗,它也一直在陪伴我左右。后来才得知,因为狗身上有虎斑花纹,部分游客在黑暗中甚至分不出这是老虎还是狗。
再次穿过村子登上了村北观景台,这里人数比昨天落日时稍多,因为发车时间比较紧,我选择了离出入口较近的一个位置,计划在太阳出来后抢一两张照片,趁下山栈道拥堵之前先行撤离。晨雾在村子上面缥缈,晨雾比最佳的打卡照片要少,弱光下村内的房屋树木只显示出来轮廓,出发前我收拾好了全部行李,计划拍摄完毕后20分钟内返回住处,如果下山拥堵五分钟则后续的路程需要全程跑步才能赶回来。晨雾依然在山前飘邈,太阳依然在山后徘徊,唯有时间在飞跑。我反复查看的手环上的时间,离出发倒计时30分钟太阳依然没有冒出山头,倒计时20分钟依然没有冒出山头,不能无限制的等待下去了,我匆匆拍摄了几张照片便毅然下山了,那简直是一种疯跑,下山时间竟然只用了计划的1/4,到达山脚时太阳刚好爬上了山头,透过树梢都可以看到那一轮金黄,小溪边白桦在青草地上投射出了修长的影子。节省下来的时间刚好拍摄小溪边的白桦树,这意外收获也是对没有拍到打卡照片的弥补吧。接下来我是一路小跑赶往住处,我不是摄影流氓,在成为摄影爱好者之前必须完备做人的尊严,承诺的事情必须完成,承诺的时间必须到达。我一路小跑争取提前到达住处,行进中接到了爱人的电话:“你到哪了,我在大下坡迎你”,我让她赶紧回木屋,别耽误时间。终于回到木屋,拿上行李登上了离开景区的公交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