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冬云南(11)——三塔擎天

标签:
云南大理崇圣寺大理三塔三塔倒影 |
分类: 旅途风光 |














云南有几盆水,洱海就是其中一盆,洱海的水映着天,映着云,映着山,还有山脚下的三塔。
三塔中间的方形塔是千寻塔,高69.13米,也是三座塔中最高的,南北两座堆成的塔叫南小塔和北小塔,虽叫小塔,也有42.19米高,相传一千多年前是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塔修好以后再挖去土的方法建塔。古籍记载修建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而建塔的目的是治理水患,水患知否镇住了不得而知,却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这里的水确实不少,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三塔在水中倒影的照片,原来我一直以为是三塔在洱海中的倒影,但是其实三塔离洱海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看三塔在洱海中的倒影实现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崇圣寺内有一个倒影池,这里有离三塔最近的倒影。此外,崇圣寺南口继续向南几百米的一个小街里还有一个三塔倒影公园,这里的水面较大,湖边还有一个琉璃瓦小亭子,与三塔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倒影。如果想拍湖面如镜的效果还是需要一定运气的。这里的风是很调皮的,风儿任性的在湖面上抚琴、弈棋、行书和作画,风儿短暂的休息室,潜鸭又粉墨登场了,这是些更调皮的家伙,以经纬画面为职,以圈点水面为责。摄影师只能在风儿游戏、潜鸭尽职尽责的空隙抓拍一张三塔在如镜湖面中的倒影照片。
三塔位于的崇圣寺,也是依山而建的,每游览完毕一个大殿,就会发现大殿后有一组高台阶,台阶通向更高的一个平台,登上那个平台就会见到另一座大殿,周而复始,一直走到腿发软,但对于我这种没事就跑跑半马、全马的人来说,体力上没问题,只是时间上捉襟见肘了,洱海的一天游览时间本来就是挤出来的。
这天的天气配合的非常好,苍山山一直戴着乌云的帽子、洱海上盖着乌云的被子,唯有崇圣寺偶尔能够见到一缕阳光,阳光下的寺庙金碧辉煌,阳光下的转经反射着耀眼的光芒,阳光下的三塔生机勃勃,阳光打到某些角度的乌云下彩虹连接了天与地。景色是真的,照片却很假,以至于不得不减小照片的饱和度才能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
有些殿是多层且可以逐层参观的,登上顶层可以看到苍山之天、洱海之地,还有天地之间的三塔。
有一个大殿前有一潭池水,水中的锦鲤缓缓游动,某时某刻游成了一个环状,赶紧抓拍这祥和的画面,为了把祥和表现的更加唯美,我付下身子爬在了池边的石栏上,以便让相机从更加贴近水面的角度拍摄,恰巧被春游的学生看到了,学以致用且惟妙惟肖。无巧不成书,两个人同时趴在池边石栏上被一个小朋友看到了,小朋友从附近的小桥上飞奔而来,也趴在了石栏上装模作样,引来其他游客的欢笑。曾经的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兴趣点,不曾想今天亲自演绎了一把。
一直向上,直到看到正在修复施工的大殿,直到看到了不远处山顶的积雪,才意识到这里是崇圣寺的后山墙了。沿途仔细观察,殿的有些角度是可以看到彩虹的,这些祥瑞之兆是必须端详审视的,下山途中再一次看见彩虹,回想起最高处的一个大殿顶层能看到民居,估计现在可以看到彩虹从民居升起的画面了,一路小跑又返回那个大殿的顶层,跑赢了彩虹,真的可以看到彩虹从民居升起的情景。
出崇圣寺,中轴线上有大鹏金翅鸟,还有石柱等延伸了很远,我的思路也在顺着中轴线延伸下去,在洱海的某个角度应该可以看到崇圣寺中轴线的全貌,只可惜这里是大理机场的禁飞区,不能放无人机了,也许乘船或登上洱海对面的山顶赏此奇景更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