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01-16 02:04:46)
标签:

云南

丽江

大研古镇

木府

狮子山

分类: 旅途风光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2019冬云南(2)——狮山木府

大研古镇里有一座小山,曰“狮子山”,狮子山顶上有万古楼可以俯瞰大研古镇全景,山脚下则是依山而建的“木府”,木府前一条小河静静流过,而木府则是依山傍水的一块宝地。这块宝地,虽无法保住几百年历史的木府抵抗住清末战乱、文革浩劫和九六地震,但在最困难的时刻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贷款,三年后的1999年,新修复的木府竣工,并于同年工开放。
进了官门口,向里走是“天雨流芳”木牌楼,右转就是景区自东向西的中轴线,过小河是“忠义”石牌坊,再向里走就是收费的景区了,门票40元,定时会有免费的讲解。里面还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建筑,两侧还有不少配殿等,新修复的木府占地46亩,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可见历史上木府的辉煌。木府的前院内可以清晰的看到玉龙雪山的白色雪线,而木府的后墙已经到了狮子山的半山腰,出了木府后门,就进入狮子山景区,门票30元。里面有万古楼等标志性建筑。
木府的主人是木氏吐司,明初木氏土司的祖先在明军攻克大理后率纳西民众归顺明朝,获皇帝赐姓,“官姓木,民姓禾”,并结束了父子联名制。导游更加详细的介绍了父子联名制,如某家的祖上叫“阿金”,他的儿子可以叫“阿金阿木”,孙子可以叫“阿木阿水”,接下来的一辈一辈可以叫“阿水阿火”、“阿火阿土”等,就是孩子的名字前半部分是父亲名字的后半部分。土司就是中国古时候封给少数民族头领的世袭的地方官衔,在历史上发挥了“以夷制夷”的作用,对历史上兼顾少数民族利益,巩固中央王朝在边间的统治和地区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木氏土司非常重视学习,“天雨流芳”四字就是纳西语“读书去吧”的谐音,大研古镇更是把整个镇子比喻成了一个巨大的砚台,受他们影响,我想:地是砚台,那么笔一定在天上,放眼望去,天边的一缕白云就是“天白云”,天上的乌云就是“天狼毫”,在古镇内行走的人们就是墨汁了,其中包括我。
在导游口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木增了,而木府的客人徐霞客更加充满传奇色彩,中学的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了徐霞客踏遍祖国名山大川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游记,而徐霞客的晚年受木增之邀来到了丽江,写下了《丽江纪略》、《鸡足山志》等,后因徐霞客常年旅行,积劳成疾,两足俱废,心力交瘁。在徐霞客重病时木增吐司派人将徐霞客及其重要手稿一路护送回家,一年后徐霞客不幸与世长辞,但留下的《徐霞客游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部记载地理、水文、植物等的重要文献。传说木增因为知道自己的木府存在超规格建设等问题,没有让徐霞客进入木府,只是让徐霞客进入了木氏土司的一个行宫,即便是这样徐霞客任然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室"的描述。
淡季里游览木府,环境宜人,桂花树不在花期,看到这里的桂花树可以联想到花开是的芬芳。玉兰、兰花、梅花则正在花期,这些花娇艳于山石之巅,雍容于屋檐之边,馥郁于回廊内外,缤纷于流水之前。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形,汉白玉的基座上飞檐斗拱;纳西风格的装饰,文字绘画雕塑精美绝伦。一座天桥横跨小镇的街道,这恐怕就是现代人的消防理念了。一直向木府的深处走,还是改不掉平时风风火火的习惯,爬起狮子山来居然有些气短,一查这里的海拔才2400多米,这样也好,一来逐渐适应高原的环境,二来给日后攀登玉龙雪山积累经验。时间不长,我们登上了万古楼的山顶,只记住了万古楼纳西语的标牌上有一个类似汉字的“米”字和一个雷电的符号,后来问纳西文字专家,这个“米”字是一千的意思。万古楼的很多层都能俯瞰丽江古城,更可远眺玉龙雪山,和玉龙雪山比,不管是古城灰瓦下的历史,还是新城白色涂料下的现代,都是盆景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盆景就在一个大砚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