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2017-03-22 23:12:50)
标签:

福建

土楼

东倒西歪

翠美楼

分类: 旅途风光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福建游16——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

      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遵从规矩方圆的建筑,避免的成本浪费、容易被人接受,也是最符合审美观点的。但是为了满足建筑的某些功能,人们不得不将建筑的某些部分做成斜面的,就像屋顶,以至于手语的中的“建筑”,是用双手达成一个两面坡的屋顶形状,显示了社会对建筑精华和美感的认同。随着“现代”建筑进程加快,异型建筑蓬勃发展,上海建设了厨房三件套(打蛋器、开瓶器、注射器)可以放在台面上,北京建设的卫生间四件套(裤衩、蛋蛋、丁丁和菊花)属于“隐私”,一般都隐藏起来了,其实北京大兴有一栋建筑更象卫生间设施。扯得太远了,回归正题,其实中国从古代就对冲波建筑模式的束缚不停探索,东倒西歪楼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房屋倾斜只要两个原因。一个是想让建筑歪,北京的大裤衩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不想让建筑歪,但实际歪了,中国的很多古塔因为地基问题发生了偏斜。还有一个特例是比萨斜塔,开始没想让它歪,建到一定程度发现歪了,只好将错就错。至于那些上梁不正下梁歪则不在探讨范围,属于低级错误。

      “东倒西歪楼”应该属于“想让建筑歪”的情形吧,裕昌楼从三层开始,所有的按顺时针方向倾斜,最大能倾斜15°,而到了四层所有的柱子又反向倾斜了,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虽然柱子东倒西歪,居然600多年不倒,着实令人叹奇。其实东倒西歪楼不倒也是有道理的,首先是常年的居住和维护,保证了土质墙体的稳定,保证了木结构不被虫蛀,其次是楼内有几根与歪柱倾倒方向相反的柱子起到了支撑作用,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楼里的保安很敬业,我们无法上楼参观,仅从外观看,三层以上虽然柱子外协,但墙面和地面依然是横平竖直的。至于楼内柱子为什么歪斜,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传说,一个是“先歪说”,即裕昌楼是由两个不同的师傅主持建设的,第一个师傅完成了一二层,三层以上的师傅为了避免和前任师傅雷同,故意将柱子做得歪斜,以展示标新立异和技艺超群,在当时也可以标榜为“高科技”、“黑科技”了;另一个说法是“后歪说”,因当时的业主怠慢了工匠,工匠在柱子长短上做了手脚,导致装配直至使用一段时间后,土楼逐渐变形。无论哪种传说,东倒西歪楼流传至今,应该是一个意外。

      东倒西歪几百年不倒,已经成为一个传奇,然后就有人来模仿,我称之为“小东倒西歪楼”,这座小东倒西歪楼——翠美楼位于云水谣景区。清晨的云水谣,只有第一批游客才能真正体验云水谣的恬静,听不到团队的喧嚣,甚至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刚刚开始的土楼之旅,任何一个土楼都是极具诱惑力的,随着路边一个圆形土楼进入视线,我们立即把目标定位到这里,此楼就是翠美楼,门口的妹妹说这个楼不在景区范围内,需要单独交费,正在迟疑间,收费妹妹说这里是“东倒西歪楼”,我们也确实透过大门看到了里面倾斜的柱子,遂交费进入,然后上楼,游客稀少的感觉真是不错啊,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土楼的结构,收费妹妹说这楼的历史有一两百年,我顿时产生疑问“不是六七百年吗?”收费妹妹笑答“那是裕昌楼,裕昌楼也是东倒西歪楼,时间按比我们长,规模比我们大。我们建楼也是两位师傅,第一位建设下面两层,第二位建设上面两层......土楼刚建成时很多部位是空的,进来住的人再“装修”地板和房屋内墙等“,短短几句话,我了解到土楼的很多知识。

      后来参观的裕昌楼规模宏大,但为配合国家保护文物,不能到楼上参观,游览后感觉“空空”的,不如翠美楼的感觉扎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