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游香山
标签:
香山雾古代园林天气北京春天杂谈 |
分类: 建筑、园林、工艺品、雕塑、车 |









首先我们看基本特征:传染病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有免疫性。摄影没有病原体,只有摄影器材,传染性体现为单位内一人玩摄影,带动一大帮;家里有人玩摄影,发动全家(“吸毒毁一生,摄影穷三代”就是这么来的)。流行性就是前几年玩胶片机,现在玩数码,并盛行于网络。季节性就更明显了,春夏的花,秋天的果,冬天的雪,纪实、人物和风光四季皆宜。地方性,东北的雪雕,坝上的草,贵州的人文,藏区的庙,非常典型,如果拍动物的大迁徙就要去非洲。
其次再看看临床特征: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摄影病不是一开始就能爆发的,主要阶段有: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等。一般摄影人的潜伏期是从策划购买相机开始的,购置的相机即进入前驱期,展开各类的摄影学习、拍摄和交流则进入了症状明显期,此时的传染性最强,其他没有抵抗力的人群最容易被症状明显期的摄影人传染。
但是照相和摄影是有区别的,一些人玩了一辈子相机和照片,依然处在照相阶段,而另外一些人有对文化或艺术的敏感性,就是“文艺青年”吧,是天生的易感人群,被传染后马上发作,并迅速发作摄影病是理所当然,也是命中注定。
偶然一次机会,在金山岭长城某个艺术范浓郁的饭馆看到了一幅“香山云海”的摄影作品,完蛋了,我被传染了,每次北京下雾,我最想去的就是香山,今天周末并且下大雾,一准儿是去香山了,云海没有见到,但是大雾笼罩下的香山依然是很有情趣的。

加载中…